[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39504.X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容国飞;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速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52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壳体 弹簧 形板 弹簧压缩 辅助支撑 显示器壳 限位座 移动板 顶杆 上移 压缩 压头 定位夹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 气缸推动 装置结构 自动夹紧 中心座 上端 导杆 夹紧 气缸 托架 位孔 变形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包括机架、限位座、托架、气缸、移动板、导杆、防形板、第一弹簧、中心座、顶杆、第二弹簧、压头,将显示器壳体放置于防形板上端,使得防形板与显示器壳体贴合进行定位,气缸推动移动板上移,带动显示器壳体上移,第一弹簧压缩,并反作用于防形板,使得显示器壳体在防形板与限位座的共同作用夹紧,第一弹簧的刚度小于第二弹簧的刚度,第一弹簧压缩先压缩,而第二弹簧后压缩,后压缩的第二弹簧反作用顶杆,使其穿过过位孔,进而带动压头与显示器壳体贴合,从而对显示器壳体进行辅助支撑。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显示器壳体进行自动夹紧,同时,能对大尺寸的显示器壳体进行辅助支撑,有效防止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LED显示器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于一体,以其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最具优势的新一代显示媒体。LED显示器的壳体均通过注塑成型,注塑机将原料通过流道注入产品模具内进行成型,而流道与与产品中间的接口部分即为水口,水口在成型后需要进行剪切,现有方法多采用手工剪切,显示器壳体采用收到按压的方式进行定位,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概率导致局部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更有甚者直接破坏。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该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能对显示器壳体进行自动夹紧,同时,能对大尺寸的显示器壳体进行辅助支撑,有效防止其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包括机架、限位座、托架、气缸、移动板、导杆、防形板、第一弹簧、中心座、顶杆、第二弹簧、压头,所述的限位座数量为2件,沿机架的顶部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托架位于机架上端,所述的托架与机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气缸位于托架下端,所述的气缸与托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移动板位于气缸上端,所述的移动板与气缸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导杆贯穿移动板且贯穿托架,所述的导杆沿托架上下滑动,所述的防形板位于导杆上端,所述的防形板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导杆外侧且位于防形板与移动板之间,所述的中心座位于移动板上端,所述的中心座与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顶杆的下端插入中心座,所述的顶杆沿中心座上下滑动,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中心座内侧且位于顶杆下端,所述的压头位于顶杆顶部且贯穿防形板,所述的压头与顶杆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头的材质为尼龙。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座包括Z型板、限位头,所述的Z型板位于机架顶部,所述的Z型板与机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限位头位于Z型板上端,所述的限位头与Z型板通过螺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头还设有橡胶衬垫,所述的橡胶衬垫与限位头粘接相连,设置限位头上的橡胶衬垫对与其接触的显示壳体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形板还设有过位孔,所述的过位孔贯穿防形板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位孔的轴线与顶杆的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工作时,将显示器壳体放置于防形板上端,使得防形板与显示器壳体贴合进行定位,随后,气缸推动移动板上移,从而带动显示器壳体上移,第一弹簧压缩,从而反作用于防形板,使得显示器壳体在防形板与限位座的共同作用夹紧,同时,第一弹簧的刚度小于第二弹簧的刚度,因此随着气缸的动作,第一弹簧压缩先压缩,而第二弹簧后压缩,后压缩的第二弹簧反作用顶杆,使其穿过过位孔,进而带动压头与显示器壳体贴合,从而对显示器壳体进行辅助支撑。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显示器壳体进行自动夹紧,同时,能对大尺寸的显示器壳体进行辅助支撑,有效防止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速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速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9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插件机用的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