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线组件、剪线装置及缝纫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37995.4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泽贤 |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线装 缝纫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剪线组件、剪线装置及包括该剪线装置的缝纫机,剪线组件包括剪线板及设于剪线板上的切刀;剪线板包括板本体及设于板本体前端且向前延伸的第一分线尖和凸块,凸块的前端靠近其内侧面的位置向前延伸有第二分线尖,第一分线尖和凸块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面线的第一线槽,第一分线尖的外侧面与板本体的前端面之间限定有用于容纳第二面线的第二线槽,凸块的前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底线的第三线槽;切刀具有面线剪切位和底线剪切位,面线剪切位位于第一分线尖的顶部,底线剪切位位于凸块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面线与底线分开剪切能够准确快速地剪线,且能够保证留在缝料上的线头较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剪线组件、包括该剪线组件的剪线装置及包括该剪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且使用简便。
现有的缝纫机剪线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先用勾线结构将缝纫线挑出,然后通过夹线结构将此缝纫线夹持至切刀处进行线切割,由于缝纫线经历了勾线和夹线的过程,无形中将缝纫线扯长,剪线完成之后,会在缝料上留下长短不一的线头,不能保证每次缝纫结束后面线和底线的线头长度一致,且后续需要人工利用剪刀修剪线头以保持缝料的美观性,人工修剪线头会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且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剪线后缝纫面线和底线的线头过长,下一次起缝时,面线留在压脚面上开始缝纫后开头处底线出现线团堆积,形成一个乱线疙瘩,也就是在面料底线出现一个类似“鸟巢”状的线团,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缝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缝纫机,其剪线装置能够准确快速地剪断缝纫线,保证剪切位置靠近缝料,以尽量减短留在缝料上的线头长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剪线组件,其包括剪线板及设于所述剪线板上的切刀;
所述剪线板包括板本体及设于所述板本体前端且向前延伸的第一分线尖和凸块,所述凸块的前端靠近其内侧面的位置向前延伸有第二分线尖,所述第一分线尖和所述凸块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面线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分线尖的外侧面与所述板本体的前端面之间限定有用于容纳第二面线的第二线槽,所述凸块的前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底线的第三线槽;
所述切刀具有面线剪切位和底线剪切位,所述面线剪切位位于所述第一分线尖的顶部,所述底线剪切位位于所述凸块的顶部;其中,旋梭勾住面线后,将连接于机针的一段面线定义为所述第一面线,将连接于缝料的一段面线定义为所述第二面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面线剪切位设于靠近所述第一分线尖的外侧面的位置,所述底线剪切位设于靠近所述凸块的内侧面的位置;
所述第三线槽设于靠近所述凸块的外侧面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刀为电热切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线尖的外侧面呈凸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线尖上表面为斜面,且从前至后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线尖呈楔形,且所述第一分线尖的前端小后端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分线尖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线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一连接面相连,所述连接面从靠近所述第三线槽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所述剪线板的后端。
作为优选方案,沿所述凸块的外侧面向前延伸有凸出于所述第三线槽的限位部。
作为优选方案,沿所述凸块的内侧面向上延伸设置有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泽贤,未经林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7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茶籽碾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敷胶钢丝输送缠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