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流开路短接灭弧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6959.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耀;胡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黄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接 开路 二次回路 电流采样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 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二次电流 控制模块 灭弧 烧坏 二次电流回路 电流信号 二次端子 实时获取 依次连接 高电压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二次电流开路短接灭弧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流采样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短接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短接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短接模块用于短接开路的二次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获取并监测二次回路中的电流信号,在二次电流回路出现开路时,通过短接模块及时迅速的使二次回路短接,避免开路产生的高电压烧坏电流二次端子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开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二次电流开路短接灭弧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电流回路的开路会造成二次回路产生高电压,将严重威胁电力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实施电能计量检测检验过程中,电能计量校验规程要求,使用标准表法进行量值的传递,保证计量量值的传递及计量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标准电能表必须串联到电能计量二次回路中,很容易造成电流开路,另外还有更换电能表、变电站间隔修改变比、出线间隔CT校验操作电流二次回路、继电保护保护用电流二次回路开路、带负荷查找电流二次回路开路点、计量回路年久失修造成开路或者电流开路后现场没有形成回路的替代装置造成手忙脚乱、变电站的电流回路虚接造成电流开路,考虑到环境因素、新员工的技术熟练水平、校验装置配件是否良好、变电站改造及配电室情况复杂等因素,经过分析后发现在现场实际操作时很多时候会造成电流二次回路的开路。
现有技术中对二次电流回路开路的问题往往需要切断电源,排查开路位置并检修,人工进行短路,使开路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造成高电压烧坏二次端子排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二次电流开路短接灭弧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回路开路解决不及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二次电流开路短接灭弧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流采样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短接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短接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短接模块用于短接开路的二次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短接模块包括分别连接二次回路进线端和出线端的第一短路插头和第二短路插头,所述第一短路插头和第二短路插头分别连接交流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两端,所述交流继电器线圈的两端通过第一直流继电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交流继电器还连接灭电弧器。
进一步地,所述短接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电磁弹射机构和连杆,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还依次通过无线接收单片机、第二直流继电器连接所述电磁弹射机构的不动端,所述电磁弹射机构的不动端还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所述电磁弹射机构的动端活动连接二次电流端子排的接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固定螺杆,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套接在第一连接部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与所述固定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弹射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尺寸与二次电流端子排的绝缘间隔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还连接灭电弧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钳和采样电阻,所述电流钳连接二次回路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大器、有效值转换器和AD转换器,所述放大器连接所述采样电阻;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AD转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