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镍氢电池正极片极耳位定位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6716.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任权兵;郑波;郭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许艳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极耳位 镍氢电池正极 发泡镍基体 夹具底板 夹具盖板 极片 一致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 产品品质 工作效率 镍氢电池 人为因素 发泡镍 裁剪 小孔 匹配 预留 打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镍氢电池正极片极耳位定位的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和夹具盖板,所述夹具盖板上预留多个尺寸大小相同的小孔,夹具底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长度及宽度与裁剪后的发泡镍基体相匹配,确保发泡镍基体能够固定在凹槽内。该夹具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人员用此夹具固定发泡镍打印极耳位,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各极片极耳位的定位更准确,各极片的一致性更高,提升镍氢电池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镍氢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氢电池正极片发泡镍极耳位打印前的定位。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由于具有高电量可充电环保等特性而被广泛使用,镍镉电池由于欧美市场限制将逐步淘汰,需要大量镍氢电池取代,因此各大镍氢电池制造厂家及储氢合金粉制造厂家均设立专门的实验室研发多种类型的镍氢电池。目前镍氢电池正极制作有干法工艺路线和湿法工艺路线,在实验室内主要采用干法工艺路线,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添加剂、粘接剂在固体机械混合均匀后,通过毛刷将混合粉均匀填充在基体疏松的发泡镍缝隙中,上粉前提前将发泡镍正极极耳位打印好(用压极耳位机将发泡镍极耳位压实),上粉时极耳位部分由于是高度压实状态,所以该部位不上粉,留出干净纯发泡镍用于点焊极耳集流。因此极耳位的位置预留及打印是镍氢电池正极片制作的重要环节。
目前各实验室传统做法是先将发泡镍基体裁剪成片,然后将每片发泡镍基体用钢尺测量并确定极耳位的预留位置,再将每片发泡镍基体打印极耳位。由于每个极片都需要用钢尺测量极耳位的位置,而且更换电池型号时需要再次重新测量极耳位的位置,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工作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难免出现各极片极耳位的位置有差异,影响正极片的一致性,因此影响镍氢电池的品质。目前各实验室研发镍氢电池打印极耳位传统做法耗费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且产品一致性稳定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镍氢电池正极片极耳位定位的夹具,根据镍氢电池型号预先制作不同尺寸的夹具,同时夹具上根据极耳位的位置预留了小孔,将裁剪好的每一片发泡镍基体放在夹具中,用压极耳位机对准小孔在发泡镍基体上直接打印,省去了每块极片单独测量的时间,工作效率提高;同时每个操作员用此夹具固定发泡镍打印极耳位,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各极片的极耳位准确,各极片的一致性更高,因此提升镍氢电池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镍氢电池正极片极耳位定位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底板和夹具盖板,所述夹具盖板上预留多个尺寸大小相同的小孔,夹具底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长度及宽度与裁剪后的发泡镍基体相匹配,确保发泡镍基体能够固定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盖板的厚度为0.9-1.1mm,夹具底板厚度为2.7-3.3mm,所述夹具底板的凹槽深度为1.8-2.2mm。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盖板和夹具底板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盖板上小孔的尺寸与压极耳位机的冲压模具接触面尺寸相匹配,确保压极耳位机的冲压模具能通过夹具盖板的小孔在发泡镍基体上打印极耳位。
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本专利的夹具,省去了每块极片单独测量的时间,工作效率提高;同时每个操作员用此夹具固定发泡镍打印极耳位,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各极片极耳位的定位更准确,各极片的一致性更高,因此提升镍氢电池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盖板及盖板上的小孔;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底板及底板上的凹槽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具底板及底板上的凹槽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极耳位机及冲压模具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捷切换的多电压输出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电池用正极软包材料电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