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31333.6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豆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驭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32320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阵列 工装 顶块 外螺纹 顶丝 拼接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上部滑块 下部滑块 上端 闪烁体 下端 制作 工装模具 弧形顶头 刀缝 垫层 开槽 受限 胶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包括拼接工装,所述拼接工装的上端安装有上部顶丝,所述拼接工装内部安装有上部滑块,所述上部滑块的下端安装有上部顶块,所述上部顶块的下端设置为大尺寸二维阵列,所述大尺寸二维阵列的一侧安装有下部顶块,所述下部顶块的一侧安装有下部滑块,所述下部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下部顶丝,所述大尺寸二维阵列的内部安装有闪烁体,所述闪烁体的一侧安装有胶片,所述下部顶丝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弧形顶头的一侧安装有垫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阵列制作工装开槽的精度受限,原材料浪费严重,不能制作刀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闪烁体二维阵列制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
背景技术
大尺寸闪烁体阵列作为发光原件的核心,主要用于大型工业成像及高端分析设备,作为其信号采集的核心部件。闪烁体大尺寸晶体排以及二维阵列的制作通常是采用内圆切割机或者精密划片机进行开槽的方式进行制作,内圆切割机开槽虽然在尺寸上没有限制,但是开槽的尺寸以及精度大大受限,原料浪费及其严重,而且不能用制作刀缝(中间胶层)小于0.3mm的阵列制作。划片机虽然精度较高,但是其价格昂贵,多达30多万,制作价格及费用高,而且不能用于制作大尺寸闪烁体的开槽。
现有的阵列制作工装开槽的精度受限,原材料浪费严重,不能制作刀缝;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阵列制作工装开槽的精度受限,原材料浪费严重,不能制作刀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尺寸二维阵列制作的工装模具,包括拼接工装,所述拼接工装的上端安装有上部顶丝,所述拼接工装内部安装有上部滑块,所述上部滑块的下端安装有上部顶块,所述上部顶块的下端设置为大尺寸二维阵列,所述大尺寸二维阵列的一侧安装有下部顶块,所述下部顶块的一侧安装有下部滑块,所述下部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下部顶丝,所述大尺寸二维阵列的内部安装有闪烁体,所述闪烁体的一侧安装有胶片,所述下部顶丝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一侧安装有弧形顶头,所述弧形顶头的一侧安装有垫层。
优选的,所述上部滑块与上部顶块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上部顶块与大尺寸二维阵列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拼接工装与大尺寸二维阵列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大尺寸二维阵列与下部顶块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下部顶块与下部滑块通过螺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拼接工装的长度设置为三十五厘米,所述拼接工装的宽度设置为四十五厘米,所述上部滑块的长度设置为二十厘米,所述上部滑块的宽度设置为六厘米,所述上部顶块的长度设置为二十五厘米,所述上部顶块的宽度设置为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闪烁体与胶片粘合连接,所述闪烁体的长度设置为零点五厘米,所述闪烁体的宽度设置为零点五厘米,所述胶片的长度设置为零点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下部顶丝与外螺纹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拼接工装与内螺纹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部顶丝与弧形顶头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弧形顶头与垫层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部顶丝的长度设置为二十厘米,所述垫层的长度设置为两厘米,所述弧形顶头的直径设置为二点三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拼接工装的设置,操作人员进行大尺寸阵列制作时可以将其进行固定,通过下部顶丝的设置可以在操作员进行工作时,通过下部顶丝推动下部滑块将其挤压使其完成工作。
2、该实用新型通过垫层的设置,能够在进行挤压时,使其进行缓冲防止压力导致机械进行直接的接触,导致磨损,损坏可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驭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驭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1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管端成型设备用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显示器壳体定位夹紧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