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1253.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晏绍军;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晏绍军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注射针座 注射针 芯杆 自毁式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 活塞 外圆锥筒 液体渗漏 圆柱筒体 圆锥体 回拉 棘爪 筒体 针刺 锥度 注射器自毁 结构锁定 连接接头 依次连接 内壁嵌 前端套 刺伤 体内 安全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包括芯杆、筒体、注射针座以及活塞,其中,芯杆具有回拉锁定结构且前端套有活塞,筒体设有注射针座锁定结构且头部为防液体渗漏的锥度0.5°‑10°的内圆锥体,注射针座包括依次连接的锁定圆柱筒体、防液体渗漏的锥度0.5°‑10°的外圆锥筒体以及注射针连接接头,内圆锥体套于外圆锥筒体外部且通过注射针座锁定结构将注射针座锁定,锁定圆柱筒体的内壁嵌设有多个棘爪,多个棘爪配合将芯杆的回拉锁定结构锁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当注射针使用完成后可回缩到筒体内,达到防止注射针意外刺伤和注射器自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仅仅是一个“管理”的概念,其“一次性使用”的功能,还只能靠行政规章管理制度和落实到医务人员的再次劳动行为去实现。现有的注射器大都不具备“一次性使用”的强制损毁功能。造成国内外现行存在的注射器被重复使用的普遍性,为传染疾病或发生其他医疗事故留下了严重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旨在当注射针使用完成后可回缩到筒体内,达到防止注射针意外刺伤和注射器自毁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包括芯杆、筒体、注射针座以及活塞,其中,芯杆具有回拉锁定结构且前端套有活塞,筒体设有注射针座锁定结构且头部为防液体渗漏的锥度0.5°-10°的内圆锥体,注射针座包括依次连接的锁定圆柱筒体、防液体渗漏的锥度0.5°-10°的外圆锥筒体以及注射针连接接头,内圆锥体套于外圆锥筒体外部且通过注射针座锁定结构将注射针座锁定,锁定圆柱筒体的内壁嵌设有多个棘爪,多个棘爪配合将芯杆的回拉锁定结构锁定。
优选地,所述棘爪设置有2-10个,多个棘爪在锁定圆柱筒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棘爪的宽度为0.3mm-4mm,厚度为0.3mm-3mm,长度为0.2mm-5mm。
优选地,在所述锁定圆柱筒体上,每个棘爪对应设有长方形工艺孔,该长方形工艺孔宽度为0.35mm-4.1mm,长度为1mm-10mm。
优选地,所述锁定圆柱筒体外径为1mm-50mm,高度为2mm-10mm,锁定圆柱筒体壁厚为1mm-5mm。
优选地,所述外圆锥筒体靠近注射针连接接头一端为小端,远离注射针连接接头一端为大端,外圆锥筒体大端直径为3mm-30mm,外圆锥筒体小端直径为2mm-28mm,外圆锥筒体的长度为3mm-15mm。
优选地,所述内圆锥体靠近筒体头部为小端,远离筒体头部为大端,内圆锥体大端直径为3mm-30mm,内圆锥体小端直径为2mm-28mm,内圆锥体的长度为3mm-15mm。
优选地,所述注射针座锁定结构为设于筒体内壁的环形筋。
优选地,所述芯杆的回拉锁定结构为圆柱体,其外径为1mm-20mm,厚度为0.3mm-2m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其采用回拉锁定结构的芯杆,与内嵌棘爪的注射针座配合,实现注射针座整体回拉。芯杆与注射针座连接具有锁定可靠、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技术特点。带有防液体渗漏和注射针座锁定结构的筒体与带有防液体渗漏结构的注射针座配合,实现了自动密封,防止了液体渗漏,满足该产品相关通用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要求,同样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技术特点。本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且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针刺自毁式注射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绍军,未经晏绍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1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