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公用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9421.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峰;陈洁;朱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F37/04 | 分类号: | D06F37/04;D06F37/20;D06F37/26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壁 按钮 转动轴 旋转轴 公用洗衣机 干净衣物 连接装置 外筒壁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相对应位置 旋转轴顶端 凹槽中央 底部中央 对称连接 机身 重块 匹配 空洞 穿过 改良 贯穿 污染 | ||
一种改良的公用洗衣机,包括机身、外筒壁和内筒壁,所述外筒壁底部和内筒壁底部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的中上方设有空洞,内筒壁底部中央有一凹槽,凹槽与旋转轴相匹配,凹槽中央设有按钮,按钮位于旋转轴顶端,内筒壁上与按钮相对应位置设有按钮能穿过的孔;所述按钮上贯穿内筒壁对称连接有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末端各连接一个重块;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手直接接触干净衣物的公用洗衣机,来减少对刚洗好的干净衣物的不必要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公用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目前家居生活中必备的日用电器。从最初的木质手摇洗衣机到后来的电动洗衣机,再到现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经历了长久的改变,逐渐趋于高效和便捷化。洗衣机的设计初衷是希望能使洗衣变得轻松,解放双手、节约时间,使生活变得高效。
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在洗完衣服后是需要将衣物拿出来晾晒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使用公用洗衣机时,前一个人的衣物洗完后没有及时来拿,后面需要使用的人会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拿出来放在旁边的置物盆里,因此陌生人的手极有可能会直接接触到自己的衣物,很容易给洗干净的衣物带来不必要的污染。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在替换衣物时可以不用手直接接触干净衣物的公用洗衣机,来减少对刚洗好的干净衣物的不必要污染。本申请提出一种改良的公用洗衣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的公用洗衣机,采用可拆卸的滚筒内壁,可以使手不直接接触干净的衣物,以减少对刚洗好的干净衣物的不必要污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的公用洗衣机,包括机身、外筒壁和内筒壁,所述外筒壁底部和内筒壁底部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的中上方设有空洞,内筒壁底部中央有一凹槽,凹槽与旋转轴相匹配,凹槽中央设有按钮,按钮位于旋转轴顶端,内筒壁上与按钮相对应位置设有按钮能穿过的孔;所述按钮上贯穿内筒壁对称连接有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末端各连接一个重块,并且启动连接装置时,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重块通过空洞相连接,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各有四段,依次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与按钮最近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铰接,角度区间为90°至135°,其他每段之间是固定的90°且不可活动,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第二段和第三段连接交点处与隔层相接触,隔层与内筒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筒壁与内筒壁的直径差为8cm。
优选的,所述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重块通过空洞相连接时,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角度为90度。
优选的,所述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重块之间分开并退出空洞时,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角度最终恢复为135度。
优选的,所述内筒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
优选的,所述外筒壁和内筒壁相对于机身的倾斜角度为0-45度。
优选的,所述重块为铁块,重块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内筒壁可批量订做生产,洗好衣服时,可直接提起,放在边上的置物台上,再将空的内筒壁直接放入机内,并放入脏的衣物,关上洗衣机门就可以使用,操作简便,全程手接触不到干净衣物,以便后来的人使用洗衣机时,避免人手直接基础前一个使用者的干净衣物;公用洗衣机使用全过程中,陌生人从不使用手直接接触洗好的衣物,用以减少细菌污物对干净衣物的污染,保护人体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9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