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6995.4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1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魏勇;严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家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绩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钢板本体 固定部 踝关节 直型 贴合 交错 本实用新型 稳定踝关节 固定胫骨 连接结构 倾斜延伸 侧钢板 长条形 固定孔 把持 底面 骨面 力线 融合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具有与骨面贴合的贴合底面,所述钢板本体包括长条形的直型固定部以及连接于直型固定部的一端部的锁定部,直型固定部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用于固定胫骨,便于力线的恢复及控制。锁定部上开设有多个锁定孔,用于锁定踝关节,且多个锁定孔中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在不同角度上锁定,能够有效的把持稳定踝关节。进一步的,多个锁定孔中至少有二个锁定孔在倾斜延伸方向上相交错,进而形成交错锁定踝关节,使连接结构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
背景技术
踝关节融合是目前治疗晚期踝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手段,踝关节融合术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到目前为止仍然被认为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的标准方法。踝关节融合的入路及固定方式的选择都是临床医生术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踝关节融合目前主要的手术切口按照部分为前方、外侧、后方及内外侧联合等入路。后侧入路在踝关节融合中主要应用于踝关节前方软组织条件不佳的情况。
合适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没有踝关节后侧入路的专用钢板,该领域尚属空白,因为胫骨外侧解剖形态的不规则,术中选择合适的钢板非常困难,这会导致术中钢板贴服程度不足,固定强度和满意程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踝关节融合中后侧入路的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具有与骨面贴合的贴合底面,所述钢板本体包括长条形的直型固定部以及连接于直型固定部的一端部的锁定部,所述直型固定部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锁定部上开设有多个锁定孔,且多个锁定孔中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部上的至少二个锁定孔在倾斜延伸方向上相交错。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部呈椭圆形结构,所述锁定部的长轴端与直型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锁定孔沿锁定部的长轴方向排布。
进一步的,多个锁定孔呈双列排布于锁定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型固定部和锁定部的连接位置还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至少一个锁定孔在倾斜延伸方向上相交错。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本体的侧边呈倒圆角设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直型固定部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用于固定胫骨,便于力线的恢复及控制。锁定部上开设有多个锁定孔,用于锁定踝关节,且多个锁定孔中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在不同角度上锁定,能够有效的把持稳定踝关节。进一步的,多个锁定孔中至少有二个锁定孔在倾斜延伸方向上相交错,进而形成交错锁定踝关节,使连接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的正视图;
图2所示为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的背视图;
图3所示为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装配结构的正视图;
图4所示为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装配结构的背视图;
图5所示为踝关节融合后侧钢板装配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未经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6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手术陶瓷接骨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盆的环形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