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24664.7 | 申请日: | 2019-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6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冰;苗建宝;袁帅;石雄伟;袁卓亚;赵庭;柯亮亮;张森豪;司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试块 钻孔 混凝土裂缝 铁丝 混凝土膨胀剂 本实用新型 模拟结构 成排 灌入 浇筑 立方体结构 实际工程 造价成本 直线垂直 自然裂缝 裂缝 诱导 垂直 破裂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包括立方体结构的混凝土试块和浇筑在混凝土试块内的铁丝,混凝土试块的顶部垂直钻设有多个用于灌入混凝土膨胀剂的钻孔,多个钻孔位于同一排,铁丝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多个钻孔所在的平面,钻孔的深度其中,H为混凝土试块的厚度,铁丝距离混凝土试块底部的高度γ满足:0<γ<H‑h。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对成排的钻孔中灌入混凝土膨胀剂进行混凝土裂缝模拟,成排的钻孔可诱导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并通过将铁丝浇筑在混凝土试块内,保证裂缝出现后混凝土试块不会破裂成两半,造价成本低且能模拟实际工程中的自然裂缝,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裂缝模拟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裂缝是隧道衬砌重要危害之一,因此隧道裂缝的修复对于已建成隧道的运营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隧道裂缝的修复目前主要使用复合材料进行封堵,复合材料对于裂缝的封堵效果首先要经过室内试验的验证,继而对隧道本身的裂缝进行修复。因此,混凝土试块裂缝的模拟和形成成为试验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现有的技术中,操作简单造价低廉的方法均采用固定模具进行裂缝的模拟和形成,这种方法明显的缺点是形成的裂缝形状单一,且裂缝断面光滑,研究简单问题有可取性,但对于工程中较复杂问题的研究显得不具有针对性,并且不适合大型裂缝的模拟和形成;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则造价高昂,虽能完美模拟裂缝形态,但由于随着裂缝的增长变大其操作难度以及成本随之倍数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对成排的钻孔中灌入混凝土膨胀剂进行混凝土裂缝模拟,成排的钻孔可诱导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并通过将铁丝浇筑在混凝土试块内,保证裂缝出现后混凝土试块不会破裂成两半,造价成本低且能模拟实际工程中的自然裂缝,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方体结构的混凝土试块和浇筑在混凝土试块内的铁丝,混凝土试块的顶部垂直钻设有多个用于灌入混凝土膨胀剂的钻孔,多个钻孔位于同一排,铁丝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多个钻孔所在的平面,钻孔的深度其中,H为混凝土试块的厚度,铁丝距离混凝土试块底部的高度γ满足:0<γ<H-h,h、H和γ的单位均为c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铁丝距离混凝土试块底部的高度相等,铁丝的直径为0.5cm~1.0c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块的长度L满足:30cm≤L≤50cm;所述混凝土试块的宽度W满足:钻孔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钻孔位于混凝土试块顶部中心位置,剩余两个钻孔分别距混凝土试块两侧边缘距离为5cm~10c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块的长度H>50cm;所述混凝土试块的宽度W满足:钻孔的数量大于三个,相邻两个钻孔的间隔距离为15cm,边缘的两个钻孔分别距混凝土试块两侧边缘距离为5cm~10c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直径为15mm~30m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膨胀剂为硫铝酸钙型混凝土膨胀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钻孔用于灌入混凝土膨胀剂,利用混凝土膨胀剂反应进行混凝土裂缝模拟,成排的钻孔在混凝土膨胀剂的作用下可诱导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便于形成裂缝断面,实现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铁丝浇筑在混凝土试块内,保证裂缝出现后混凝土试块不会破裂成两半,便于后期实验混凝土试块的搬运,且保证实验安全进行,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4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密封件的套筒灌浆饱满度观测器
- 下一篇:塑料粒子高温蒸煮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