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4037.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4 | 分类号: | H01H3/24 |
代理公司: | 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苗娟;奚华保<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气缸 动触点 静触点 上触点 下触点 切换装置 拉弧 烧毁 电晕处理单元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电晕发生器 磁性开关 故障现象 机械框架 两组电极 区间位置 箱体设置 纵向固定 活塞杆 绝缘油 切换头 电极 底端 两组 发热 穿过 切入 外部 改进 | ||
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切换装置切换时,切换头在离开或切入时容易出现拉弧导致烧毁的技术问题。包括活塞气缸,活塞气缸纵向固定在机械框架上,活塞气缸上设置磁性开关,活塞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连接动触点,动触点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连接;还包括静触点,所述静触点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内盛有绝缘油,所述箱体设置在活塞气缸的下方;所述静触点包括上触点和下触点,所述上触点和下触点穿过箱体与外部的两组不同的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动触点设置在上触点和下触点区间位置。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改进,成本低,结构简单,杜绝切换机构因接触不好发热拉弧而造成烧毁的故障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晕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布鲁克纳BOPP生产线电晕系统由意大利ME.RO公司提供配套,ME.RO公司是一家从事电晕处理领域多年的制造厂家。在应用厂家追求性价比的时候,常常将一台电晕发生器搭配两组电极来与其他电晕单元组合使用,在需要哪组电极工作时,利用切换装置切换到该组电极。切换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存在不足(见图1):切换装置利用旋转气缸带动切换头旋转,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位置有检测,便于显示那组电极在使用。切换头与带弹簧的碳刷接触时,压缩碳刷,使之有很好的接触力。电晕发生器的高压变压器输出连接到切换头,然后经过碳刷,再到现场电极上进行电晕处理工作。实际工作中,该切换机构因碳刷与切换头的接触不良,在大电流打火的情况下,使整个切换机构烧毁损坏。原因主要是碳刷磨损,与切换头之间产生间隙所致。切换头旋转时,先由切线方向碰击碳刷,然后再压缩碳刷后退的一个过程,频繁操作容易在力的作用下碰击碳刷让碳刷部分凸凹不平,小颗粒蹦碎造成间隙。切换时必须先停止放电,不然切换头在离开或切入时拉弧烧毁。以及旋转气缸上的位置检测机械触点因接触不良而造成位置丢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切换装置切换时,切换头在离开或切入时容易出现拉弧导致烧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包括活塞气缸,所述活塞气缸纵向固定在机械框架上,所述活塞气缸上设置磁性开关;所述活塞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连接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连接;
还包括静触点,所述静触点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内盛有绝缘油,所述箱体设置在活塞气缸的下方;
所述静触点包括上触点和下触点,所述上触点和下触点穿过箱体与外部的两组不同的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动触点设置在上触点和下触点区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点上下端面设置弹簧,所述动触点与活塞杆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动触点和弹簧分别套设在连接杆上;
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动触点上,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状,并设置纵向腰形槽,动触点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穿过腰形槽通过连接杆内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绝缘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端子设置在活塞杆的底端,所述绝缘端子一端连接活塞杆,另一端连接动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点呈铜环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动静触点浸泡在硅油或者变压器油等绝缘体中,有效克制电弧的产生,即使在放电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切换。由切换头和碳刷的机械切合,改变成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压合,更有效的避免接触不良,和机械磨损;机械位置开关改变成磁性检测开关,电气性能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4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的换向连接端子固定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万能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