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旋转热出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3818.0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兴三维玻璃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40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机构 热风 本实用新型 加热炉 热出风装置 电热丝层 石墨烯层 装置外壳 钢化炉 进风口 钢化玻璃 体内 加工技术领域 风压驱动 能源消耗 预热 玻璃 扩散 保存 运作 环保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旋转热出风装置,涉及钢化玻璃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外壳,送风机构,进风口,石墨烯层,电热丝层,热风从进风口进入送风机构,风压驱动送风机构运作,送风机构将风扩散,电热丝层在热风进入送风机构前开始预热,设置在装置外壳内侧的石墨烯层能够保存热量。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热风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增强热风的流动性,减少热量的流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减少能源消耗,使生产方式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旋转热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化炉是一种将普通玻璃加工成钢化玻璃的装置。现有钢化炉加热炉体的热出风口为多个圆孔,与玻璃接触不充分,热风的流动性差,热量流失大,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成本升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送风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现有钢化玻璃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对热风的输送方式,增大热风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减少热量流失,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并使生产方式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旋转热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送风机构,进风口,石墨烯层,电热丝层,所述进风口安装在装置外壳底端中部,所述送风机构安装在进风口顶端中部,所述石墨烯层套设在装置外壳内侧,所述电热丝层套设在石墨烯层与装置外壳之间;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长杆,顶盖,扇叶,底盖,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装置外壳底部,所述长杆安装在底座中部,所述顶盖安装在长杆顶部,所述扇叶安装在顶盖下部,所述底盖安装在扇叶下部,所述底座安装在装置外壳底部,所述底座为十字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装置外壳包括送风口,连接片,螺栓,筒体,所述送风口开设于筒体顶端中部,所述连接片对称设置在筒体外部两侧,所述螺栓安装在连接片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装置外壳为空心圆柱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石墨烯层顶端开有便于气体流动的长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扇叶至少对称设置2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送风机构,在热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装置外壳后,热风的风压驱动所述送风机构运作,通过设置在所述长杆上的扇叶,将热风从一个点域向一个面域进行扩散,增大了热风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2、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石墨烯层,在热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装置外壳后,在热风与所述石墨烯层接触时,所述石墨烯层可以更好的保存热风的热量,减少热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失,使生产所需的温度可以维持更久,减少能源消耗,让生产方式更加环保。
3、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螺栓,将所述装置外壳与作业机器连接,更好拆卸,方便维修,对零部件进行更换,不用将整个作业机械进行拆卸,降低了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电热丝,将石墨烯层进行预热,在热风经过送风机构时,不仅可以保存其加热温度,还可以对其进行补热,能保证在钢化玻璃加工时的温度,进一步的使热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失减少,使生产所需的温度可以维持更久,减少能源消耗,让生产方式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兴三维玻璃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兴三维玻璃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3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化炉循环水冷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