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镜专用器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3410.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秀;亢媛;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 |
代理公司: | 11560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洪余节<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容纳盒体 盒盖 第一管道 容纳槽 内镜 本实用新型 第二管道 手指插孔 收纳袋 器材损坏 医用橡胶 专用器材 镜本体 容纳盒 体内部 缓冲 盒体 消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专用器材盒,包括容纳盒体与盒盖,所述盒盖设于容纳盒体顶部,所述容纳盒体与盒盖均由PVC制成,所述容纳盒体内部设有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所述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均由医用橡胶制成,所述手持部承载块顶部设有手持部容纳槽,所述第一管道部承载块顶部设有内镜管道容纳槽与手指插孔,所述手指插孔设于内镜管道容纳槽一侧。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收纳袋,可以有效对内镜本体进行缓冲以及保护,避免造成器材损坏的情况,同时盒盖与容纳盒体组合成的盒体相较于医用收纳袋也更加耐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镜专用器材盒。
背景技术
消化内镜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设备,其中的内镜本体在每次使用之后都需要进行清洗以及收纳,现有技术中,大多直接采用医用收纳袋对其进行收纳,而医用收纳袋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在内镜本体摆放以及存储过程中,当内镜本体发生碰撞或跌落时,容易造成器材损坏的情况,同时医用收纳袋也容易因内镜本体的碰撞而破损,外界的空气进入收纳袋后就会对内镜本体造成污染,导致后续使用时还需要清洗。
因此,发明一种消化内镜专用器材盒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镜专用器材盒,通过利用容纳盒体与盒盖扣合后形成的盒体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收纳袋,在内镜本体发生碰撞或跌落时,由医用橡胶制成的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以及缓冲垫相配合,可以有效对内镜本体进行缓冲以及保护,避免造成器材损坏的情况,同时盒盖与容纳盒体组合成的盒体相较于医用收纳袋也更加耐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镜专用器材盒,包括容纳盒体与盒盖,所述盒盖设于容纳盒体顶部,所述容纳盒体与盒盖均由PVC制成,所述容纳盒体内部设有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所述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均由医用橡胶制成,所述手持部承载块顶部设有手持部容纳槽,所述第一管道部承载块顶部设有内镜管道容纳槽与手指插孔,所述手指插孔设于内镜管道容纳槽一侧,所述第二管道部承载块顶部设有传输管道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体与盒盖之间设有合页,所述容纳盒体和盒盖均与合页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盒体和盒盖通过合页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体顶部与盒盖底部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容纳盒体和盒盖均通过防水胶与密封圈粘接。
优选的,所述盒盖内侧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盒盖通过防水胶粘接,所述缓冲垫与密封圈均由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体内壁上设有限位凸柱,所述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底部均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柱与限位孔相适配,所述容纳盒体与盒盖上均设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均设于手持部承载块一侧,所述第二管道部承载块设于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将内镜本体的手持部放入手持部容纳槽中,将内镜本体的内镜管道依次放入内镜管道容纳槽中,将内镜本体的传输管道依次放入传输管道容纳槽中,将盒盖合拢在容纳盒体顶部,然后通过锁扣将容纳盒体与盒盖扣合即可,实际使用时可以有效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收纳袋,在内镜本体发生碰撞或跌落时,由医用橡胶制成的手持部承载块、第一管道部承载块和第二管道部承载块以及缓冲垫相配合,可以有效对内镜本体进行缓冲以及保护,避免造成器材损坏的情况,同时盒盖与容纳盒体组合成的盒体相较于医用收纳袋也更加耐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3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兽医用便携式医药箱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急诊内科医生用诊疗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