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19930.7 | 申请日: | 2019-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珈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珈企 |
| 主分类号: | G09B9/08 | 分类号: | G09B9/08 |
| 代理公司: | 11550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韫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 水平轴线 中心轴线 内环 本实用新型 垂直轴线 三轴转台 转动框架 连线 底部中心位置 垂直相交 仿真系统 精度位置 三维运动 速率控制 训练设备 灵活的 三轴 座椅 | ||
1.一种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包括三轴转台,所述三轴转台包括基座、转动框架和座椅,所述转动框架包括内环框架、中环框架和外环框架;
所述外环框架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在所述基座上,能够绕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
所述中环框架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旋转轴安装在所述外环框架上,其两端的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连线形成水平轴线,所述中环框架能够绕该水平轴线进行旋转;
所述内环框架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旋转轴安装在所述中环框架上,其两端的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连线形成与所述水平轴线垂直相交的垂直轴线,所述内环框架能够绕该垂直轴线进行旋转;
所述座椅安装在所述内环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框架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垂直,且与所述水平轴线垂直相交;
所述外环框架用于模拟方位运动,所述中环框架用于模拟俯仰运动,所述内环框架用于模拟滚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框架、中环框架和外环框架能够分别由各自的减速驱动轴系驱动实现旋转动作;
所述外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内腔中;
所述中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安装在所述外环框架的内腔中;
所述内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安装在所述中环框架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框架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竖直的竖直臂和与两个竖直臂的底部连接的水平的底部连接臂;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上,该U型结构的对称轴为所述外环框架的中心轴线;
在所述底部连接臂的下方设有回转支撑轴承;在所述回转支撑轴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环;
所述回转支撑轴承的转动部分与所述底部连接臂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撑轴承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外环框架体采用钢制骨架焊接而成,在钢制骨架上包覆有薄钢板,薄钢板围合形成所述外环框架的内腔;在所述外环框架的两个竖直臂的上端开有中环轴孔,所述中环框架的两端的旋转轴分别安装在两个中环轴孔中;
在一个竖直臂的内腔中安装有中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中环框架的制动器和中环框架的零位开关;所述中环框架的一端的旋转轴穿过该臂上的中环轴孔后与中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连接;
安装在另一个竖直臂的中环轴孔中的中环框架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滑环;
所述外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联轴器、主动轮;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回转支撑轴承的转动部分连接;所述外环框架的制动器设置在与回转支撑轴承的转动部分连接的主动轮的轮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轴三维运动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框架为O型结构,包括平行的左臂、右臂,平行的上臂、下臂,所述上臂、下臂与所述左臂、右臂均垂直;左臂、上臂、右臂、下臂依次连接围合呈O型结构;
在所述左臂、右臂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旋转轴;
所述中环框架体采用钢制骨架焊接而成,在钢制骨架上包覆有薄钢板,薄钢板围合形成所述中环框架的内腔;
在所述上臂、下臂的中部分别开有内环轴孔;所述内环框架的两端的旋转轴分别安装在两个内环轴孔中;
在上臂的内腔中安装有内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内环框架的制动器和内环框架的零位开关;所述内环框架的一端的旋转轴穿过上臂上的内环轴孔后与内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连接;
安装在下臂的内环轴孔中的内环框架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滑环;
所述中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联轴器、主动轮、从动轮;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咬合;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均采用螺旋锥齿轮,两者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中环框架的一个旋转轴与中环框架的减速驱动轴系中的从动轮连接,该旋转轴为中环框架的驱动轴;所述中环框架的制动器设置在中环框架的驱动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珈企,未经刘珈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99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美术绘画教学的展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