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塞拉门及其承载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19669.0 | 申请日: | 201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0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马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9/00 | 分类号: | B61D19/00;E05B83/40;E05B81/06;E05B81/90 |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光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水平固定 塞拉门 导向光轴 滑移连接 侧滑轴 侧滑 吊架 门扇 车厢 承载 开口向下设置 并列设置 导向滑块 结构改进 水平安装 安装板 门扇板 光轴 滑移 开口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导向装置,其用于承载并引导车厢中的门扇滑移,包括用于固定至车厢上的两个并列设置的吊架、开口向下设置且固定于吊架上的倒吊座、水平安装于倒吊座开口中且垂直于门扇板面的侧滑轴、滑移连接于侧滑轴上的侧滑座、水平固定于两个侧滑座上的承载光轴、水平固定于两个倒吊座上的导向光轴、水平固定于两个倒吊座上的安装板以及滑移连接于导向光轴的导向滑块。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塞拉门,包括门扇以及承载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塞拉门的承载导向装置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得塞拉门的开启和关闭更为流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特别涉及一种塞拉门及其承载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塞拉门的品质也随之不断提高,很多塞拉门为双开门结构,具有开门迅速、且开门空间大的优点,方便乘客上、下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双开塞拉门存在以下缺点: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其承载导向装置运行不流畅,导致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导向装置,它具有使得塞拉门开启和关闭较为流畅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承载导向装置,其用于承载并引导车厢中的门扇滑移,包括用于固定至车厢上的两个并列设置的吊架、开口向下设置且固定于吊架上的倒吊座、水平安装于倒吊座开口中且垂直于门扇板面的侧滑轴、滑移连接于侧滑轴上的侧滑座、水平固定于两个侧滑座上的承载光轴、水平固定于两个倒吊座上的导向光轴、水平固定于两个倒吊座上的安装板以及滑移连接于导向光轴的导向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门扇滑移连接在承载光轴上,可以沿着承载光轴长度方向进行滑动,门扇同时与导向光轴滑移连接,滑移过程中受到导向光轴的导向,滑动过程较为流畅,承载光轴、导向光轴通过侧滑座可以沿侧滑轴滑动。门扇开启时,侧滑座沿侧滑轴向车厢外侧滑动,滑移到位后,门扇沿着承载光轴继续滑动,将门口打开,供乘客出入;门扇关闭时,门扇沿着承载光轴滑动,将门口关闭,然后侧滑座沿侧滑轴向车厢内侧滑动,滑移到位后,将门口完全关闭,过程中门扇的重量受到承载光轴的承担,滑动方向受到承载光轴、导向光轴以及侧滑轴的引导,滑移过程较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滑座包括套设于侧滑轴上的滑动轴筒、固定于滑动轴筒下部的开口环以及螺纹连接于开口环开口两侧的夹紧螺栓以及卡簧,承载光轴的端部插接于开口环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开口环的设置使得承载光轴的安装更为方便,将承载光轴插入开口环中后,拧紧夹紧螺栓,使其夹紧承载光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滑座还包括卡簧,所述承载光轴伸出开口环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槽,卡簧嵌入环形槽中,两个卡簧配合夹紧承载光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簧的设置可以避免夹紧螺栓松动后承载光轴发生轴向蹿动,使其使用更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引导滑槽,引导滑槽呈L型,引导滑槽对应门扇接缝处的部位垂直于门扇板面且其余部位平行于门扇板面,所述门扇上设置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嵌入引导滑槽中,在门扇开闭过程中,导向滚轮沿引导滑槽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滚轮嵌入引导滑槽中,在门扇开闭过程中,导向滚轮沿引导滑槽滑动,辅助门扇开启和关闭,使得门扇开闭过程更为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对应门扇接缝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直线滑块,直线滑块与门扇板面垂直,承载光轴上对应直线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直线滑槽,直线滑槽与直线滑块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光轴的两端以侧滑座滑动,中部以直线滑槽和直线滑块的配合滑动,滑动过程较为流畅,门扇的开启关闭较为流畅且气密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9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