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均布油槽重载行星轮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7364.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红;杨龙;岳彦炯;姬秀滨;王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C33/66;F16C37/00;F16C33/78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轮轴承 均布 圆柱形轴承 供油槽 重载 油槽 油压 本实用新型 表面浇铸 承载能力 适用工况 周向油槽 轴承合金 轴承结构 供油孔 内螺纹 垫圈 封油 油道 油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轮轴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非均布油槽重载行星轮轴承结构,包括圆柱形轴承本体,圆柱形轴承本体的油腔两端安装有封油垫圈和封油压盖;圆柱形轴承本体表面浇铸有轴承合金,圆柱形轴承本体上设有非均布供油槽,非均布供油槽的供油孔内设有内螺纹;轴承结构的中部设有周向油槽;非均布供油槽两端设有用于排除油中杂质的三角形或矩形油道。该行星轮轴承能够有效提高行星轮轴承的承载能力,扩大了行星轮轴承的适用工况范围。通过改变行星轮轴承的结构,以满足行星轮轴承在重载条件下对其性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轮轴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非均布油槽重载行星轮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箱的行星轮轴承设计由于应用场合不同,与常规动压滑动轴承设计不同,首先,行星齿轮箱中行星轮同时与太阳轮和内齿圈啮合,这就导致行星轮轴承承受两倍的啮合力,使得行星轮轴承经常处于重载条件下工作;其次,齿轮箱在多个工况运行,行星轮轴承由于同时要承受啮合力、重力及离心力,使得同一行星轮轴承承受的载荷方向跨度较大;再者,又由于行星齿轮箱,结构紧凑,行星轮轴承尺寸受到限制,重载及尺寸限制使得行星轮轴承单位载荷较大;最后,行星轮轴承通常是将合金浇铸在轴上,轴与行星轮配合,轴承宽度与行星轮宽度相当,行星轮轴承长度与宽度比值较大,不利于轴承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均布油槽重载行星轮轴承结构,由于行星轮轴承特殊应用场合和结构特点,使得轴承承载力较大,不同工况下轴承所受载荷方向跨度较大,使得传统行星轮轴承无法承受。该行星轮轴承能够有效提高行星轮轴承的承载能力,扩大了行星轮轴承的适用工况范围。通过改变行星轮轴承的结构,以满足行星轮轴承在重载条件下对其性能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均布油槽重载行星轮轴承结构,包括圆柱形轴承本体,所述圆柱形轴承本体的油腔两端安装有封油垫圈和封油压盖;圆柱形轴承本体表面浇铸有轴承合金,圆柱形轴承本体上设有非均布供油槽,非均布供油槽的供油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轴承结构的中部设有周向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非均布供油槽两端设有用于排除油中杂质的三角形或矩形油道。
进一步地,该轴承结构能够扩大轴承承载面积,从而增加承载能力,有利于行星轮轴承在重载条件下的应用,同时也适用于多个工况条件。行星轮轴承设置两个非均布油槽,实现重载所在承载区域的扩大,提高轴承承载能力。在行星轮轴承中间设计周向油槽,增加散热,并将一个支点换成两个支点,提高传动系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型液体动压滑动行星轮轴承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在重载条件下,行星轮轴承可形成完全液体润滑油膜,保证行星轮轴承的可靠运行。为了提高行星轮轴承的承载能力,设计一种非均布油槽形式,扩大承载区,以更小的结构尺寸满足更高承载要求。这种非均布油槽行星轮轴承结构简单,油槽分布的合理优化可以满足多个方向的承载要求,为提高行星轮轴承承载能力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主要优点如下:
1、轴承采用圆柱形轴承本体,外面浇铸巴氏合金,轴承油槽设置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设计成大小两个承载区,经过合理分配,使行星轮轴承在重载条件下运行,同时满足多工况轴承载荷方向跨度较大情况需要。
2、采用非均布油槽设计,将承受载荷较大的区域扩大,同时,在缩小的承载区,也具备承受较小载荷的能力,用这种非均布油槽重新划分承载区,以提高轴承承载能力和多工况适应能力,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3、行星轮轴承设计原理,将整个行星轮轴承,在中间部分开设一圈环槽,即周向油槽,将轴承分成两个部分,既有利于轴承的回油散热,同时对传动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
4、结构紧凑,为便于安装,将轴承供油孔设计成螺纹形式,作为供油孔同时,有利于吊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7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轴端联轴器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电机齿轮箱异音消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