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双关节攻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7349.1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奕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增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18 | 分类号: | B23G1/18;B23G1/44;B23Q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套 浮动 伞形齿轮 转轴 攻牙杆 浮动轴承 丝锥夹头 外侧设置 传动轴 攻牙机 固定板 连接轴 双关节 啮合 本实用新型 浮动限位块 浮动弹簧 攻牙丝锥 壳体内部 一端设置 轴承连接 齿纹段 丝锥夹 上端 机箱 壳体 丝锥 在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双关节攻牙机,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部的攻牙杆主体,在箱体的下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与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伞形齿轮连接,第一伞形齿轮与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二伞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攻牙杆主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攻牙杆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丝锥夹头,该丝锥夹头上设置有攻牙丝锥,所述丝锥夹头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旋转轴套,设置在旋转轴套内部的浮动转轴,浮动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浮动限位块,在浮动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浮动弹簧,在浮动转轴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丝锥安装部连接,在旋转轴套的外侧设置有一浮动轴承,该浮动轴承与旋转轴套通过旋转轴套上的齿纹段啮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攻牙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双关节攻牙机。
背景技术
模内攻牙机又叫模内攻丝机,是与五金连续模具配合,在五金零件冲压加工同时快速进行螺丝孔加工的设备。是目前五金零件最先进的螺丝孔成型工艺,打破传统加工方法,其核心就是将传统的“冲压”和“攻丝”技术“整合”在一起在模具内直接成型。
由于模内攻牙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操作(先冲压,再攻牙),所以生产效率大大的得到提高,特别适用于连续冲模、级进模、精密冲模中。
模内攻牙技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屑加工”,由于攻牙采用的是挤压丝锥,所以螺纹成型过程中不会产生因为切削而形成的切屑,做到了清洁环保,并且螺纹的强度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这些都是传统工艺加工所不能比拟的。
在国外,模内攻牙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有研发生产,譬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先后有产品面世。而本世纪初期,随著模具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模具攻牙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现有的攻牙机在一般攻牙丝锥与攻牙杆主体直接连接,在工作时,需要进行设备常开,不工作时,需要将设备关断,防止误伤,但有时需要进行简单的工件校正、工作台清理,需要将整个设备关断在重启,十分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双关节攻牙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浮动双关节攻牙机,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部的攻牙杆主体,在箱体的下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伞形齿轮连接,第一伞形齿轮与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二伞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攻牙杆主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攻牙杆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丝锥夹头,该丝锥夹头上设置有攻牙丝锥,所述丝锥夹头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旋转轴套,设置在旋转轴套内部的浮动转轴,浮动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浮动限位块,在浮动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浮动弹簧,在浮动转轴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丝锥安装部连接,在旋转轴套的外侧设置有一浮动轴承,该浮动轴承与旋转轴套通过旋转轴套上的齿纹段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套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轴、第二密封轴和第三密封轴,第一密封轴位于丝锥安装部的外侧,第二密封轴位于连接轴的外侧,第三密封轴位于浮动轴承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攻牙丝锥与丝锥安装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套上端与浮动限位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轴承上设置有推块,该推块上设置有锁止块,该锁止块与浮动限位块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增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增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7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攻丝机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自动攻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