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7191.8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7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燕;王泽远;王超文;尹必超;胡华涛;朱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B60L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弓 工作平台 滚珠丝杆 螺栓装置 水平平衡 图像识别 接触线 吊弦 推杆 步进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 固定工作台 滑动工作台 摄像头 步进电机 承载平台 调节滑块 高度调节 固定底架 减震弹簧 连接螺栓 升降连杆 升降推杆 液压装置 自动布线 承力索 导向轮 接触网 控制箱 上臂杆 碳滑板 下臂杆 预紧力 张紧轮 滑轮 气囊 探头 布线 腹肌 弓头 滑块 旋紧 备用 缠绕 送入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主要由固定底架、升降连杆、上臂杆、水平平衡推杆、水平平衡连杆、备用弓头、工作平台、下臂杆、升降推杆、控制箱、气囊、步进电机、固定工作台、导向轮、自动紧螺栓装置、图像识别探头、滑动工作台、滚珠丝杆、张紧轮、受电弓承载平台、受电弓减震弹簧、受电弓高度调节液压装置、碳滑板组成。本装置布线时,依靠工作平台前端图像识别摄像头,识别悬挂在承力索上的吊弦上的U形卡的位置,制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调节滑块至U形卡腹肌并将缠绕在滑轮上的接触线送入U型卡。滑块上的自动紧螺栓装置将连接螺栓旋紧获得合适的预紧力,接触线在第一个吊弦上安装完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调节接触网布线装置的高度,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电气化线路的的长度也逐年增加;而目前在新建电气化铁路的过程中,接触网架设作业主要依靠接触网作业人员登上接触网架线车辆举升平台人工架设接触网,此种作业方式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不够充分,易在接触网架线车辆频繁启动和停车的过程中发生作业人员跌落的事故,也容易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作业人员触电。同时人工架设接触网的的效率较低且安装精度较差,不仅会影响作业线路的施工进度,还会导致周围线路的停运。其次,人工架设接触网不仅因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而产生高额的劳动成本,还因需要专业的作业车辆而增加设备成本,也常因作业设备的数量不够导致工期延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接触网布线装置,利用此装置可将一般的铁路工程车辆改造成为接触网架线车以实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接触网架线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布线存在的问题及满足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实际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主要由气囊、升降连杆、上臂杆、水平平衡推杆、水平平衡连杆、备用弓头、工作平台、下臂杆、升降推杆、控制箱组成。自动布线装置可安装在铁路工程车辆的受电弓安装部位,其安装架对整个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其承载固定的作用,气囊主要通过控制升降推杆的伸缩来驱动曲柄滑块机构进而控制上臂杆的升起与降下,其中升降连杆和升降推杆选择相应的长度比例力,使得此机构能够在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不工作的时候处于自锁状态,保证搭载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的铁道工程车辆在运行时的安全稳定。当调节高度时,工作平台会倾斜,使用水平平衡推杆及水平平衡连杆来控制工作平台与接触网架设工作面始终保持水平。其工作平台上设有步进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结构,此结构可以控制导槽内的滑块做横向平移运动,以适应接触网s型的布置。工作平台前前端装有图像识别装置,可识别出接触网吊弦的下部U形卡的安装位点以控制安装在滑块上的自动紧螺栓装置由滚珠丝杆机构驱动移动至U形卡工作位点。工作平台的滑块上还装有滑轮引导装置,引导待安装的接触线至工作位点并使接触线获得一定的张紧力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可替代人工进行接触网架线作业,能够安全高效得完成架线任务,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2)可对接触网与吊弦的连接点进行进行精确的识别,同时还可以精确得控制安装过程中螺栓连接的预紧力,提高安装质量。
(3)可以利用此设备将一般的铁路工程车辆改造成为接触网布线车,无需使用专业车辆可以节约成本。
(4)此设备具有备用弓头在不进行架设作业的时候可以充当受电弓使用,在作业的时候备用弓头也可做接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升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受电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7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机组件及汽车
- 下一篇:重载铁路过分相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