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6667.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瑄;刘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架 作用杆 汽车钣金 激光测距传感器 三角架 压力传感器 安装凹槽 测试装置 强度性能 三角支架 施力杆 吸盘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固定轴承 激光感应 定位销 评估 | ||
一种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施力杆、作用杆、固定支架、压力传感器及三角支架;所述施力杆通过两个定位销固定安装于所述作用杆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于作用杆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支架通过一个固定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作用杆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数个三角架安装凹槽,每个三角架安装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三角支架;所述三角直角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一个吸盘;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一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个激光感应片。本实用新型能高效精确的测出汽车钣金表面的强度,且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人们在选购汽车时往往会关注汽 车的安全、性能以及外观等。由使用人对车辆不当的使用或者突发状况发生时,汽车钣金的表面往往会产生小范围的局部凹陷而不能恢复原状态。影响汽车的美观,而这些凹 痕大多是由局部施加的应力超出设计许用应力,因此在汽车设计过程中,需要汽车钣金表面进行抗凹性能测试。
现有技术往往对前舱盖板施加一个力,由拉力计读出拉力数值,通过卡尺读出此时汽车钣金表面凹痕的深度,通过力除以位移计算得出前舱盖板的法向刚度,进而评估汽车钣金表面的抗凹性能。但由于拉力计和卡尺的形状不同使得固定方式较为复杂,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拉力计读出拉力数值及通过卡尺读出汽车钣金表面凹痕的深度数值过程中,由于拉力计和卡尺的形状不同,从而拉力计及卡尺难以固定,导致测量数据准确程度低的问题。
该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可通过三角支架及吸盘将整个装置固定于汽车钣金的表面,固定好后,由施力杆对作用杆施加法向的载荷,由作用杆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测得作用杆对钣金表面的实时压力,由激光测距传感器测出激光感应片的位移量(即钣金表面的形变量),再通过刚度计算公式求得该汽车钣金表面的法向刚度。
该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得的数据准确,方便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施力杆、作用杆、固定支架、压力传感器及三角支架;所述施力杆通过两个定位销固定安装于所述作用杆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作用杆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支架通过一个固定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作用杆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数个三角架安装凹槽,每个三角架安装凹槽内均安装有一个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一个吸盘;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一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个激光感应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3个三角架安装凹槽;所述三角支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三角架安装凹槽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架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吸盘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三角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架可以固定螺栓为支点向作用杆折叠。
该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可通过三角支架及吸盘将整个装置固定于汽车钣金的表面,固定好后,由施力杆对作用杆施加法向的载荷,由作用杆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测得作用杆对钣金表面的实时压力,由激光测距传感器测出激光感应片的位移量(即钣金表面的形变量),再通过刚度计算公式求得该汽车钣金表面的法向刚度。
该评估汽车钣金表面强度性能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得的数据准确,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学院,未经景德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6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