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汇流阀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6087.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方茂林;甘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管高峰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区 节流通道 出液口 汇流腔 入液口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阀块本体 通流截面 汇流阀 滤芯 汇流结构 液压管路 润滑油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汇流阀块,属于液压管路汇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阀块本体,阀块本体设置有汇流腔、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汇流腔包括有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入液口、第一出液口连通于第一区上,而第二入液口、第二出液口则连通于第二区上,汇流腔还包括通流截面面积大小小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的节流通道,第一区和第二区通过该节流通道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节流通道以连通汇流腔的第一区和第二区,缩小了通流截面面积,因此节流通道对由第一区进入到第二区内的润滑油起到阻碍作用,两区流量趋于相同,从而使两个滤芯的流量趋于均等,避免了滤芯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管路汇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阀块。
背景技术
风电领域当中,常常需要使用到润滑冷却系统对风机的增速齿轮箱进行润滑和冷却。同时,功率较大的润滑冷却系统需要采用两个过滤筒分别对机械油泵和电动油泵出来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具体的,在传统方式当中,机械油泵和电动油泵出来的润滑油分别由两个独立的入口统一进入到同一个汇流阀块中的汇流腔中进行汇流,然后再经汇流腔的两个独立的出口分别进入到两个过滤筒进行过滤。
传统的汇流阀块结构即如图1所示,第一入液口21处连接流量较大的油泵的出液管,而第二入液口22连接流量较小的油泵出液管,而第一出液口31和第二出液口32分别单独连接过滤筒。在使用时,由于第二入液口22的流量较小,所以由第二入液口22排入汇流腔10内的润滑油会直接由第二出液口32排出。而由于第一入液口21处的流量较大,所以由第一入液口21排入汇流腔10内的润滑油除会在第一出液口31排出外,其部分还会在第二出液口32排出,这造成了第二出液口32的流量大于第一出液口31的流量。也就是说,两个过滤筒的流量并不一致。同时,对于润滑冷却系统,往往是统一更换滤芯的,所以流量较小的滤筒中还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的滤芯也会被一并更换掉,这导致了滤筒使用寿命不饱和,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日常滤芯更换费用。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滤芯浪费的汇流阀块。
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汇流阀块,包括阀块本体,所述阀块本体设置有汇流腔、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汇流腔包括有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入液口、第一出液口连通于第一区上,而所述第二入液口、第二出液口则连通于第二区上,所述汇流腔还包括通流截面面积大小小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的节流通道,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通过该节流通道而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的通流截面面积大小相一致。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穿入阀块本体并插入汇流腔中的节流柱,所述节流柱插入汇流腔内的部分与汇流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节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柱与阀块本体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柱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区和第二区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阀块本体呈长方体形状,而所述汇流腔则呈沿长方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圆孔形状。
进一步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设置于阀块本体的同一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液口和第二入液口分别设置在阀块本体的两端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柱呈圆柱型,所述节流柱是以其轴线垂直于汇流腔的轴线的方式插入至汇流腔的中间部位中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6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