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低压综合配电箱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5323.3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文贤馗;范强;王冕;谢百明;李永忠;文屹;肖小兵;吕黔苏;徐长宝;林呈辉;桂军国;邵梦桥;陈和龙;秦健;代奇迹;王旭;杨刚;黄龙魏;古庭赟;顾威;肖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装置 无线通信模块 物联网 低压综合配电箱 核心微控制器 芯片 数据采集模块 用户操作面板 本实用新型 通信稳定性 存储单元 导线连接 监管效率 接触不良 无线模块 被盗 掉线 内置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低压综合配电箱通信装置,它包括: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所述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分别与GPS无线模块、用户操作面板、存储单元、数据采集模块和内置e‑SIM卡物联网芯片的无线通信模块导线连接;解决了现有移动4G或GPRS无线通信方式中,传统实体SIM卡容易氧化引起接触不良、掉线,以及实体SIM卡被盗、监管效率低、产品体积大、通信稳定性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低压综合配电箱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具有规模庞大、点多面广、供电半径长及三相不对称性显著的特点,其长期面临网损居高不下的问题,电网损耗的 80%都来源于配电网。因此,配电网的降损问题亟待解决。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可以划分为 110kV 及以上的高压配电网。110kV 以下、10kV 及以上的中压配电网以及 0.38kV 的低压配电网。其中,低压配电网直接与用户相连,其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在配变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而实现无功就地平衡,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投资性价比高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补偿不足或过剩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也是导致配变低压侧电压/无功不合格问题的主要原因,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装置的容量配置不合理、控制策略设计存在缺陷、亦或出现故障。如何在线监测并有效评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状态及补偿效果,及时发现电压/无功不合格问题的原因并调整规划方案、完善控制策略已成为配电网无功管理智能化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近年来通讯技术的发展,全国范围内部分省份区域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已实现了实时状态监测。目前这种智能低压综合配电箱大多布置于农网或者一些电网薄弱区域,运行环境条件差,其通信方式大多采用移动4G或GPRS无线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存在传统实体SIM卡容易氧化引起接触不良、掉线,以及实体SIM卡被盗、监管效率低、产品体积大、通信稳定性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低压综合配电箱通信装置,以解决现有移动4G或GPRS无线通信方式中,传统实体SIM卡容易氧化引起接触不良、掉线,以及实体SIM卡被盗、监管效率低、产品体积大、通信稳定性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低压综合配电箱通信装置,它包括: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所述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分别与用户操作面板、存储单元和数据采集模块导线连接;所述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与内置e-SIM卡物联网芯片的无线通信模块导线连接。
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与GPS无线模块导线连接。
它还包括主供电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所述主供电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分别与通信装置电源检测和切换模块导线连接;通信装置电源检测和切换模块与通信装置核心微控制器导线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与外部通信接口模块导线连接。
GPS无线模块配置有硬件对时接口。
内置e-SIM卡物联网芯片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低压综合配电箱管理系统主站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内置e-SIM卡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稳定性强、抗干扰性强、体积小、能耗低、定位精准、可实时监测、e-SIM卡物联网芯片内嵌式一体化设计等优势特点,解决了现有移动4G或GPRS无线通信方式中,传统实体SIM卡容易氧化引起接触不良、掉线,以及实体SIM卡被盗、监管效率低、产品体积大、通信稳定性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5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