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门诊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5092.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华;欧阳晓晓;周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华华 |
主分类号: | A61G15/04 | 分类号: | A61G15/04;A61G15/10;A61B5/021 |
代理公司: | 11548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转轴 手扶板 病人血压 检查装置 连接座板 内科门诊 座椅调节 转动板 充气 转动 测量 本实用新型 电动伸缩杆 血压传感器 病人胳膊 连接电机 上下移动 轴承连接 左右两侧 上端 充气泵 充气囊 竖直板 移动板 贴合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门诊检查装置,包括L型手扶板,所述L型手扶板的个数为两个,两个L型手扶板之间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板,两个L型手扶板的竖直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连接转轴,两个连接转轴分别位于连接座板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电机可以带动连接转轴转动,通过连接转轴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转动,以此进行调节,以此将座椅调节为床,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上端移动板上下移动,以此将充气囊与病人胳膊贴合,通过充气泵向充气囊中充气,通过血压传感器可以对病人血压进行测量,该内科门诊检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对座椅调节更加方便,而且可以对病人血压进行测量,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门诊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内科门诊通常为患者坐在椅子上医生为其检查,但是有些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坐着,因此需要可做可躺的问诊椅,但是现有的座椅调节不便,而且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带来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科门诊检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对座椅调节更加方便,而且可以对病人血压进行测量,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门诊检查装置,包括L型手扶板,所述L型手扶板的个数为两个,两个L型手扶板之间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板,两个L型手扶板的竖直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连接转轴,两个连接转轴分别位于连接座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连接转轴的一侧分别焊接有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L型手扶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贯穿L型手扶板的一侧并且与连接转轴的一端连接,后侧的L型手扶板后表面下端设有支撑耳板,支撑耳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L型连接架连接有上端移动板,上端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充气囊,充气囊的下表面设有血压传感器,所述上端移动板的上表面设有充气泵,充气泵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充气囊的进气口连接,前侧的L型手扶板的上表面设有控制电脑,控制电脑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和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控制电脑的输出端电连接连接电机、电动伸缩杆和充气泵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手扶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通过耳板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通过胶水粘贴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后侧的L型手扶板的上表面设有手臂定位槽,手臂定位槽与上端移动板上下对应,且手臂定位槽的内部设有防护棉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板的上表面、第二转动板的上表面和第一转动板的上表面通过胶水粘贴有防护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充气囊的下表面设有防护棉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内科门诊检查装置上设置了连接电机,通过连接电机可以带动连接转轴转动,通过连接转轴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转动,以此进行调节,以此将座椅调节为床,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上端移动板上下移动,以此将充气囊与病人胳膊贴合,通过充气泵向充气囊中充气,通过血压传感器可以对病人血压进行测量,该内科门诊检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对座椅调节更加方便,而且可以对病人血压进行测量,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 L型连接架、2上端移动板、3第一转动板、4控制电脑、5支撑腿、6 L型手扶板、7第二转动板、8连接转轴、9连接座板、10手臂定位槽、11充气泵、12血压传感器、13充气囊、14电动伸缩杆、15支撑耳板、16连接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华华,未经唐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5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