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3913.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44435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智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进气孔 引流槽 穿孔 管体 球囊 导丝孔 主体轴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充气气囊 主体外表面 方便更换 管体轴心 内环表面 软质管体 体腔引流 压迫止血 液态硅胶 主体两端 主体一端 弧形体 十字型 穿设 均和 气囊 粘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体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T字型气囊和导丝孔,引流管主体为液态硅胶材质的软质管体,引流管主体轴向设置有引流槽A、引流槽B、引流槽C和引流槽D,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分别设置有供引流管主体穿设的管体穿孔A和管体穿孔B,且管体穿孔A和管体穿孔B的内环表面均和引流管主体外表面粘结;十字型管体轴心处沿引流管主体轴向穿设有导丝孔,导丝孔连通引流管主体两端;引流管主体一端的弧形体沿引流管主体轴向穿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球囊和充气气囊,第二进气孔两端分别连通第二球囊和充气气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引流管主体的固体和压迫止血方便更换引流管,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伤引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体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为了使患者的创面避免感染的同时愈合得更快,一般需要将渗液及时引流并创造无菌环境。引流渗液促进愈合的处理方式一般为使用具有引流管、引流材料和生物半透膜的负压套装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离,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在封闭创面后,负压源启动,形成一个防止细菌入侵的屏障,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引流管还用于术后体腔留置引流管,引流术后渗血渗液,但是现有的引流管在体腔留置后,容易松动,不易固定,且创面口容易发生渗血情况,需要更换新的引流管时,直接拔出,难以重新插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体腔引流管,通过设置第一球囊,第一球囊充气鼓起后,固定引流管在创伤口的位置,第二球囊充气鼓起后,将创伤口处外溢血流压迫,防止创收口血管流血,达到了压迫止血的功能;通过在引流管轴心处穿设的导丝孔,能够让导丝确定引流管位置,无需在创伤口重新插入,减缓病患痛苦,方便更换引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体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T字型气囊和导丝孔,所述引流管主体为液态硅胶材质的软质管体,所述引流管主体包括沿管体轴向的十字型管体和沿管体径向的弧形体,所述弧形体设置于十字型管体四端部,且所述十字型管体和弧形体组成伞形体,所述伞形体之间沿引流管主体轴向设置有引流槽A、引流槽B、引流槽C和引流槽D,且所述引流槽A、引流槽B、引流槽C和引流槽D沿引流管主体外表面等环距分布;所述T字型气囊由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相互粘结组成,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分别设置有供引流管主体穿设的管体穿孔A和管体穿孔B,且所述管体穿孔A和管体穿孔B的内环表面均和引流管主体外表面粘结;所述十字型管体轴心处沿引流管主体轴向穿设有导丝孔,所述导丝孔连通引流管主体两端;所述引流管主体一端的弧形体沿引流管主体轴向穿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球囊和充气气囊,所述第二进气孔两端分别连通第二球囊和充气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十字型管体和弧形体由液态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气囊上装配有单向进气阀和活动塞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主体的输出端连接负压吸盘,所述引流管主体输入端连通病患创伤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主体直径为0.5-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丝孔直径为0.1-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管主体上粘结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位于创面口人体内侧,避免缝补穿线操作,轻缓了病患痛苦,实现了引流管主体的固体作用,第二腔内位于创面口人体外侧,防止创面口渗血,实现了对创面口压迫止血的功能;通过在引流管轴心处穿设的导丝孔,能够让导丝确定引流管位置,无需在创伤口重新插入,减缓病患痛苦,方便更换引流管,缩短替换时间,实用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3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窦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