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木方圆珠人体按摩枕、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3646.9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虹;吴育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静虹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15/02;A61N2/08;A61H7/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 代理人: | 李夏宏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圆 人体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竹木方圆珠人体按摩枕、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垫主体和安装在枕/垫主体内的震动组件,所述枕/垫主体为布料缝制一端设有开口的袋体结构,该开口处安装有可开合该开口的连接件,所述枕/垫主体填充有软木填充物以及中间打孔的竹木方珠/圆珠的混合体;所述震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枕/垫主体上并且控制面板裸露在枕/垫主体外的控制器和震动模块,控制器和震动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流体按摩流动按摩按摩更均匀,更舒适,也更加到位;热敷与流体按摩配合使用,效果更好;适用于性强,用于广泛,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木方圆珠人体按摩枕、垫。
背景技术
枕头垫子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枕头垫子本身具有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按摩放松获得很多人喜欢,所以目前市场上部分的枕头垫子也具有了按摩放松的功效。但是目前的按摩放松是直接由机械对人体进行揉捏,但是每个人身体部位大小都会有所区别,所以在具体的使用中目前具有按摩放松功效的枕头垫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木方圆珠人体按摩枕、垫,通过可流动的填充物竹木方珠/圆珠与软木填充物在枕/垫主体内震动/蠕动/滚动从而按摩使用者与枕/垫主体接触的部位,按摩更加到位,同时流体作为填充物而枕/垫主体作为头枕使用时与使用者颈部贴合度更好,护颈效果更好,有效预防颈椎病,和人体经络骨络关节肌肉进行锻炼,使人们的身体更健康。适用于年龄段不同的人群,适用性强。竹木方珠/圆珠上打有孔洞,透气性好,四季皆可使用,填充流体主要为竹木使用寿命长。
本按摩枕/垫通过填充物的无数小珠体对人体的部位形成无数个小接触点进行按压震动,按摩更舒适。
本申请人提出的枕/垫不只是作为枕头以缓解颈椎病,应是可以应用于全身,如:头部、面部、颈部、肩膀、手臂中的大臂小臂、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脚底部等各个关节的枕/垫。可应用于如:枕头、颈枕、背枕、腰枕、腿垫、坐垫、靠背垫、床垫等,因使用的是珠颗粒流体能更大程度的贴合人体各个部位的曲线,使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一种竹木方圆珠人体按摩枕、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垫主体和安装在枕/垫主体内的震动组件,所述枕/垫主体为布料缝制一端设有开口的袋体结构,该开口处安装有可开合该开口的连接件,所述枕/垫主体填充有软木填充物以及中间打孔的竹木方珠/圆珠的混合体;所述震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枕/垫主体上并且控制面板裸露在枕/垫主体外的控制器和震动模块,控制器和震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震动模块工作带动软木填充物和竹木方珠/圆珠滚动按摩使用者与枕/垫主体接触的部位;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用于外接市电的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震动模块为震动按摩模块、蠕动按摩模块、滚动按摩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枕/垫主体上还设有热敷模块,所述热敷模块包括电加热层和阻燃层;所述缝制成枕/垫主体的布料内层连接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与填充物相接的一侧还连接有阻燃层,所述电加热层电性连接控制,控制控制热敷模块工作,使用时加热温度在合适人体承受的高温内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枕/垫主体内部纵向/横向设有至少一条拉链,拉链将枕/垫主体内部分隔成几个区域,每条拉链的拉链锁上均设有两条调整绳,所述两条调整绳的分别从拉链的两端枕/垫主体上设有的调整孔处穿到枕/垫主体外部;所述调整孔直径小于填充物颗粒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震动组件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枕/垫主体上排布有磁石。
优选的,所述可开合该开口的连接件是拉链、贴合胶条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无线控制端进行信息的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静虹,未经黄静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3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