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3133.8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恭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汉(上海)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36115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继翔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管 底板 加热装置 搅拌叶轮 螺杆 本实用新型 纳米防护液 放置位置 附属装置 加热空间 搅拌位置 配料装置 区域连接 水平调节 四角位置 位置调节 底脚板 调节板 防护液 加热式 配置的 配置箱 螺纹 伸入 丝杆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建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其搅拌叶轮可以根据防护液每次需要配置的量不同进行位置调节,方便使搅拌叶轮便于伸入至原料中合适的搅拌位置,提高适应能力;并且可以调节左加热装置和右加热装置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加热空间,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配置箱进行加热,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可以通过分别旋转每组螺杆,对整体自身进行水平调节,适应不同的放置位置,提高整体的放置稳定性,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底板;包括调节板和调节丝杆;还包括四组固定管、四组螺杆和四组底脚板,四组固定管的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的四角位置区域连接,并且四组固定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建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纳米防护液时竹建筑是中必不可少的使用材料,其在竹建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后侧中部设置有支撑板,底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左加热装置和右加热装置,并且支撑板的前端上侧设置有搅拌电机,支撑板的前端上侧设置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液压缸,搅拌电机的顶端与液压缸的底部输出端连接,并且搅拌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搅拌轴,并且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叶轮,底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配置箱;其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配置纳米防护液的原料放置在配置箱内部,然后将液压缸与外部液压控制系统连通,控制液压缸动作,使搅拌电机向下移动,将搅拌叶轮伸入至搅拌箱内部的原料中,并且将左加热装置和右加热装置均与市电接通,打开左加热装置和右加热装置对配置箱进行热辐射式加热即可。
现有技术中的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在使用中发现,由于防护液每次需要配置的量不同,并且液压缸的行程不便于调节,导致搅拌叶轮不便于伸入至原料中合适的搅拌位置,不便于根据防护液配置的量的大小调节搅拌配置位置,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并且左加热装置和右加热装置之间的距离固定,加热空间有限,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配置箱进行加热,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其整体放置稳定性较差,自身不便于进行水平调节,使用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建筑纳米防护液加热式配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后侧中部设置有支撑板,底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左加热装置和右加热装置,并且支撑板的前端上侧设置有搅拌电机,支撑板的前端上侧设置有固定板,并且搅拌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搅拌轴,并且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叶轮;包括调节板和调节丝杆,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上螺纹通孔,并且所述调节丝杆螺装在上螺纹通孔内部,并且所述搅拌电机的底端与所述调节板的顶端中部连接,并且调节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搅拌轴相匹配的通孔,搅拌轴位于通孔内部,调节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固定罩,并且所述搅拌电机位于固定罩内部,调节丝杆的底端与固定罩的顶端中部可转动连接,调节板的后端与支撑板的前端可滑动接触;还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左滑板和右滑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横向设置有两组支撑滑柱,所述左滑板和后滑板的后侧分别可滑动套设在两组支撑滑柱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加热装置的左端与左滑板的右端连接,并且所述右加热装置的右端与所述右挡板的左端连接;还包括四组固定管、四组螺杆和四组底脚板,所述四组固定管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底端的四角位置区域连接,并且四组固定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四组螺杆的顶端分别螺装至四组固定管内部,并且所述四组底脚板的顶端中部分别与四组螺杆的底端可转动同心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调节板后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燕尾滑块,并且所述支撑板前端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设置有燕尾滑槽,并且两组燕尾滑块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组燕尾滑槽内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改进有,还包括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的底端与所述调节丝杆的顶端同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汉(上海)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澳汉(上海)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3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微粉物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洗剂用储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