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膜接触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2452.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万鹏霞;赵巨鹏;武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G02C7/10;G02C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万志香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接触镜 材料层 液晶态 渗透性薄膜 泪液 分子取向 颜色变化 渗透压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含水量变化 功能小室 颜色指示 折射作用 泪液层 透光率 透明的 折射率 眼部 角膜 填充 佩戴 供水 疾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反映泪液渗透压等变化的角膜接触镜,其具有由透明的渗透性薄膜构成的功能小室,渗透性薄膜能够供水渗透通过,功能小室内填充有液晶态材料层,液晶态材料层是一种分子浓度的变化导致分子取向变化的材料层,其折射率能够根据功能小室内的含水量变化而变化,进而能够进行不同的颜色指示。当泪液层和/或角膜渗透压变化时,角膜接触镜的功能小室内的水会渗透出,引起水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液晶态材料层浓度的变化,随着其分子取向变化,对光的折射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引起颜色变化。进而佩戴者能够根据颜色变化或整个角膜接触镜透光率的变化知晓自身眼部泪液的生成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
背景技术
眼睛是观察身体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窗口,而覆盖于眼表的泪膜,能维持角膜、结膜健康及视力的清晰稳定。各种眼局部或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泪液分泌的质、量、组成成分或理化性质等出现异常,这类疾病包括:眼表慢性炎症、眼球暴露、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眼部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全身自体免疫疾病如修格兰氏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浸润性疾病如淋巴瘤等;感染性疾病;神经性失调;内分泌失调如雄性激素分泌不足等。泪液的高渗性被认为是引起眼表炎症、受损、症状及干眼初始症状的核心机制。在临床上,任何一只眼的泪膜渗透性等于或高于308mOsm/L都表明可能存在干眼状态。此外,双眼泪膜高渗性差异大于8mOsm/L被认为是泪膜不稳定的迹象。因此,关注泪液的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变化对于有关眼病的治疗情况监测以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反映泪液渗透压等变化的角膜接触镜。
一种角膜接触镜,具有由透明的渗透性薄膜构成的功能小室,所述渗透性薄膜能够供水渗透通过,所述功能小室内填充有液晶态材料层,所述液晶态材料层的折射率能够根据所述功能小室内的含水量变化而变化,进而能够进行不同的颜色指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态材料层是溶致液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态材料层是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以及黄原胶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膜接触镜的用于与角膜接触的表面的形状与所述角膜的相应部分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角膜接触镜能够与所述角膜完全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膜接触镜的用于与角膜接触的表面呈椭圆片状,横径10.5mm~15mm,垂直径8.5mm~1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膜接触镜中的所述功能小室能够覆盖整个所述角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膜接触镜中的所述功能小室呈环状分布,环状的中心用于对应于所述角膜的中心光学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分布的所述功能小室的内环的直径是4.8mm~5.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渗透性薄膜的厚度是0.1mm~3.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渗透性薄膜的透光率不小于40%。
泪液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质层、水液层和黏液层,其中又以水液层比例最高。当泪液不足,眼部发生疾病或者部分全身性疾病等导致泪液的组成和分泌量发生变化时,泪液层中的水液层和黏液层的渗透压就会发生改变。而角膜呈横椭圆片状,没有血管,其营养供给如氧、葡萄糖、氨基酸等,均有赖于从周围的液体(泪液、房水等)中扩散渗透而来。因此,泪液层中的水液层和黏液层等渗透压发生改变会影响角膜的营养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2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