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稳定配重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1813.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德;刘键;李永金;王兵;刘伟;陈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 |
代理公司: | 53100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罗继元 |
地址: | 650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 底部配重块 配重块 上层 长度方向间隔 上层定位块 长方体形 配重层 自稳定 多块 砌筑 基层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并列设置 底部限位 多层设置 定位块 横向槽 纵向槽 通槽 装配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稳定配重墙,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快速的新型自稳定配重墙。它包括配重基层,以及多层设置于配重基层上的配重层;所述配重基层由多块依次砌筑连接的底部配重块构成;所述底部配重块呈长方体形,其宽度为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其顶部有两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层定位块;所述配重基层中的至少一块底部配重块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构成底部限位块;所述配重层由多块依次砌筑连接的上层配重块构成;所述上层配重块呈长方体形,其基本尺寸与底部配重块一致;所述上层配重块顶部有两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层定位块,底部并列设置两沿其宽度方向贯通、且与两上层定位块对应的纵向槽;上层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横向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构)物抗浮配重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稳定配重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地下建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地下建筑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抗浮。对于管廊、隧道等地下建筑,因其自重较轻,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其自重无法满足抗浮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最经济、最快捷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加配重,通过配重来抵抗水浮力作用。现有的配重方式设计不合理,主要存在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装配效率高的新型自稳定配重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自稳定配重墙,包括配重基层,以及多层设置于配重基层上的配重层;所述配重基层由多块依次砌筑连接的底部配重块构成;所述底部配重块呈长方体形,其宽度为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其顶部有两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层定位块;所述配重基层中的至少一块底部配重块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构成底部限位块;所述配重层由多块依次砌筑连接的上层配重块构成;所述上层配重块呈长方体形,其基本尺寸与底部配重块一致;所述上层配重块顶部有两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层定位块,底部并列设置两沿其宽度方向贯通、且与两上层定位块对应的纵向槽;所述上层配重块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与上层定位块配合的横向槽;该配重墙呈一顺一丁砌筑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底层定位块呈立方体形。
优选的是,所述上层定位块呈立方体形。
优选的是,所述底部配重块的长度为400毫米,宽度为200毫米,高度为150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上层配重块的长度为400毫米,宽度为200毫米,高度为15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与建筑隔墙类似的砌筑方式,有效减小占用面积,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兼作建筑隔墙;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墙底部与建筑有效衔接,在建筑存在坡度情况下可防止墙体侧向滑移;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之间通过自身构造相互交错衔接,形成自身稳定的体系,无需砌筑砂浆等后浇作业,可节约成本、提高装配率;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墙的砌筑方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适用性较广;本实用新型的单个配重块自重约30Kg,可单人或两人操作,无需采用机械吊装,施工更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底部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1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