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反向出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1274.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阳;曹子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00 | 分类号: | F21V3/00;F21V7/04;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孔珍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内支架 内灯罩 反射 倾斜反射面 白色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 出光结构 全反射原理 车灯外壳 固定部 光反射 角方向 内侧壁 内固定 全反射 竖直面 射出 照射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灯反向出光结构,包括车灯内支架,所述车灯内支架为U形支架,所述车灯内支架的U形槽内固定安装有内灯罩,所述车灯内支架面向内灯罩的内侧壁为白色反射面,所述内灯罩在来光方向的一端为竖直面且另外一端为倾斜反射面,所述倾斜反射面将来光反射至车灯内支架的U形槽底部的白色反射面上。所述倾斜反射面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车灯内支架两端设有与车灯外壳连接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内灯罩末端制成倾斜反射面,通过全反射原理将光垂直射向车灯内支架的U形槽下方的白色反射面上,光线在白色反射面发生反射,重新射回内灯罩内,并利用内灯罩全反射将光反向射出,照射到极限视认角方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光源设计的技术研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反向出光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内灯罩(导光棒、导光板)无反射镜的光学结构,在车灯本身摆放相对于车辆正向有较大倾斜角度的情况下,难以将光通过简单折射和全反射达到较大的偏折角度,如图3所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灯反向出光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反向出光结构,包括车灯内支架,所述车灯内支架为U形支架,所述车灯内支架的U形槽内固定安装有内灯罩,所述车灯内支架面向内灯罩的内侧壁为白色反射面,所述内灯罩在来光方向的一端为竖直面且另外一端为倾斜反射面,所述倾斜反射面将来光反射至车灯内支架的U形槽底部的白色反射面上。
所述倾斜反射面的倾斜角度为45°。
所述车灯内支架两端设有与车灯外壳连接的固定部。
所述车灯内支架1为白色塑料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极限照射范围扩大。本实用新型内灯罩末端制成倾斜反射面,通过全反射原理将光垂直射向车灯内支架的U形槽下方的白色反射面上,光线在白色反射面发生反射,重新射回内灯罩内,并利用内灯罩全反射将光反向射出,照射到极限视认角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现有技术存在的极限视认角的示意图;
图中:1-车灯内支架;2-内灯罩;3-倾斜反射面;4-固定部;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车灯反向出光结构,包括车灯内支架1,所述车灯内支架1为U形支架,所述车灯内支架1的U形槽内固定安装有内灯罩2,所述车灯内支架1面向内灯罩2的内侧壁为白色反射面,所述内灯罩2在来光方向的一端为竖直面且另外一端为倾斜反射面3,所述倾斜反射面3将来光反射至车灯内支架1的U形槽底部的白色反射面上。
所述倾斜反射面3的倾斜角度为45°。
所述车灯内支架1两端设有与车灯外壳连接的固定部4。
所述车灯内支架1为白色塑料支架。
本实用新型内灯罩2末端制成倾斜反射面3,通过全反射原理将光垂直射向车灯内支架1的U形槽下方的白色反射面上,光线在白色反射面发生反射,重新射回内灯罩2内,并利用内灯罩2全反射将光反向射出,照射到极限视认角方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1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