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排气入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0803.0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2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12104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孔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槽 入子本体 水平弯折 延伸 后端面 前端面 母型 弯折 模具 本实用新型 模具排气 内部延伸 排气入子 竖直向下 向前弯折 制品表面 制品成型 竖直槽 水平向 右端面 槽弯 侧弯 后向 排出 入子 烧焦 排气 | ||
一种模具排气入子,包括入子本体,入子本体的上部从左侧开设有排气槽,排气槽水平向入子本体的内部延伸至中部,排气槽延伸至中部后向前弯折至前端面,形成顶部水平弯折槽,顶部水平弯折槽弯折至前端面后竖直向下弯折并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竖直槽,然后向入子本体的右侧弯折,向右侧延伸至右端面后向后侧弯折并延伸至后端面,形成内部水平弯折槽,内部水平弯折槽的从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的排气槽上向上开设多个U形排气槽。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入子,有效的增大了排气面积,可及时排出模具内的气体,排气槽内部设计多个U形排气槽,有效将制品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至模具母型的母型排气槽中,避免制品表面产生气孔、烧焦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排气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排气入子。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塑胶件产品时,随着熔融塑胶液的注入,而使模腔中产生气体,该气体主要包括:模腔和浇注系统中所存在的空气,塑料原料中含有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所产生的水蒸气,高温下塑料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和塑料中某些添加剂挥发所产生的气体。在注塑时,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及时的从模腔中排出,则注塑液体局部流动性差,困气处很难注满,而且注塑填充的时间长,效率低下,成型产品时这些气体会在产品的表面产生气孔、气纹、空洞、烧焦、气泡等众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具排气入子。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排气入子,包括入子本体,入子本体的上部从左侧开设有排气槽,排气槽水平向入子本体的内部延伸至中部,排气槽延伸至中部后向前弯折至前端面,形成顶部水平弯折槽,顶部水平弯折槽弯折至前端面后竖直向下弯折并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竖直槽,然后向入子本体的右侧弯折,向右侧延伸至右端面后向后侧弯折并延伸至后端面,形成内部水平弯折槽,内部水平弯折槽的从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的排气槽上向上开设多个U形排气槽,入子本体上U形排气槽的上方为制品成型空腔,入子本体的下部开设有底部排气槽,底部排气槽与内部水平弯折槽连通,模具母型包括相互扣接的可动侧母型和固定侧母型,入子本体嵌入到可动侧母型中,入子本体上左侧的排气槽出口与模具母型的固定侧母型的母型排气槽连通。
所述的入子本体的底部排气槽与模具母型中的母型排气槽连通。
所述的母型排气槽延伸至模具母型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入子在排气槽内部设计多个U形排气槽,有效的增大了排气面积,可及时排出模具内的气体,有效的将制品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至模具母型的母型排气槽中,避免制品表面产生气孔、烧焦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入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嵌于模具母型的可动侧母型中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置于模具母型中时的固定侧母型示意图。
其中:1-入子本体;2-顶部水平弯折槽;3-母型排气槽;4-竖直槽;5-制品成型空腔;6-内部水平弯折槽;7-U形排气槽;8-底部排气槽;9-模具母型;10-可动侧母型;11-固定侧母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0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