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0399.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军;甘露;喻超;刘湘龙;罗伟;李谭;黄代雄;汪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片 底杆 顶杆 安全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铰接方式 推手 换流站 配重块 施工区 监控数据传输 方便运输 连接套筒 两端设置 灵活安全 内部设置 现有装置 一端设置 折叠收纳 绳带 套接 捆绑 稳固 支撑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包括:基座、推手、配重块;所述推手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一侧,且基座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杆固定设置在基座的顶端,且底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捆绑连杆及顶杆的绳带;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有铰接片,且铰接片的一端与连杆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铰接片的另一端设置在底杆及顶杆上,且铰接片与底杆、顶杆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外侧套接有连接套筒;通过对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灵活安全,便于折叠收纳,方便运输,支撑稳固,便于监控数据传输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装置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及设备管理要求,换流站逐渐形成集控或少人值守的运维模式。换流站中电气设备的数量非常多,涉及大量运维施工作业,为了方便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施工区域内进行监控。
现有的监控装置大多预安装在换流站的各个角落,但是施工位置多变,加之监控设备不方便移动,容易产生监控死角,虽然目前有些监控装置可以移动监控,但是不易收纳运输,使用灵活性及安全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产生监控死角,不易收纳运输,使用灵活性及安全性较差的需求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包括:基座、推手、配重块、底杆、绳带、连杆、顶杆、铰接片、连接套筒、光伏支架、光伏组件、控制箱、摄像头、SF6传感器、蓄电池、无线通讯模块、光伏控制器;所述推手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一侧,且基座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杆固定设置在基座的顶端,且底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捆绑连杆及顶杆的绳带;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有铰接片,且铰接片的一端与连杆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铰接片的另一端设置在底杆及顶杆上,且铰接片与底杆、顶杆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外侧套接有连接套筒,且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筒与底杆、顶杆相连接;所述光伏支架固定设置在顶杆的顶端,且光伏支架上设置有与光伏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光伏组件;所述控制箱设置在光伏支架的下方,且控制箱通过抱箍与顶杆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顶端,且控制箱的外侧设置有SF6传感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无线通讯模块及光伏控制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所述连接套筒内径的尺寸与底杆、连杆及顶杆外径的尺寸相配合,且连接套筒的两端设置有手柄螺栓,所述手柄螺栓与连接套筒通过螺纹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所述铰接片的两端设置有销轴,且铰接片通过销轴与底杆、连杆及顶杆相铰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型号为ZSD3400,且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接口与SF6传感器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电源接口与光伏控制器的负载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所述光伏控制器的型号为CY3210,且光伏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换流站施工区安全监控装置所述SF6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外侧,且SF6传感器的型号为SD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0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投影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廊智能巡视诊断系统的升降云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