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05003.X | 申请日: | 201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彭节;冯德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节 |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王于海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壳 发光二极管 底端 固定模块 内部安装 圆孔 底板 封盖 滑爪 卡块 罗盘 压板 固定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 的卡槽卡 方便更换 内部设置 灯座 双面胶 挡盘 底面 滑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包括外壳、底壳和底板,所述外壳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压板,且压板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挡盘,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爪,且滑爪的顶端与第一圆孔的底端相接,所述底壳设置在外壳的下方,且底壳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罗盘,且罗盘的中间开设有第三圆孔,所述底壳的底端内部设置有灯座,且底壳的底端外侧连接有闭封盖,所述闭封盖的底面连接有双面胶,所述底板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与底壳的顶端的卡槽卡合连接。该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发光二极管,方便更换发光二极管,且方便固定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及电子组件越来越朝轻薄短小的制作方向发展,其中电子组件如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渐渐地被用在了照明设备上。
目前的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由一次性铸造成型,不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发光二极管,且铸造成型的固定模块,在更换或者长时间使用时,易破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由一次性铸造成型,不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发光二极管,且铸造成型的固定模块,在更换或者长时间使用时,易破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包括外壳、底壳和底板,所述外壳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压板,且压板的中间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挡盘,且挡盘的中间开设有第二圆孔,并且挡盘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爪,且滑爪的顶端与第一圆孔的底端相接,所述底壳设置在外壳的下方,且底壳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罗盘,且罗盘的中间开设有第三圆孔,所述底壳的底端内部设置有灯座,且底壳的底端外侧连接有闭封盖,所述闭封盖的底面连接有双面胶,所述底板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与底壳的顶端的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侧为倾斜结构,且外壳和底壳的接口外侧包裹有外轴套,并且外壳与外轴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等于第二圆孔的直径,且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圆孔的直径,并且第三圆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槽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等角度分布在挡盘的内部,且滑槽呈“凹”型结构,并且滑槽通过压板与滑爪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爪的底端呈螺纹结构,且滑爪的底端内侧设置有底块,且底块的内径大于滑爪的顶端内径。
优选的,所述罗盘的顶端和外侧均呈螺纹结构,且罗盘与底壳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光二极管固定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发光二极管,方便更换发光二极管,且方便固定发光二极管;
1.设置了压板和挡盘,挡盘内的滑槽便于滑爪的滑动,方便适应不同大小的发光二极管,且滑爪的滑动,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压板将滑爪压在滑槽中,使得滑爪的稳定,便于发光二极管的长久稳定;
2.设置了罗盘,罗盘与底壳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罗盘,方便灯座的安装,且为滑爪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撑,方便夹取固定发光二极管;
3.设置了外轴套、卡槽和卡块,卡槽和卡块卡合连接,便于外壳和底壳的转动,为滑爪提供动力了,外轴套将外壳和底壳固定连接,便于滑爪将发光二极管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和底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节,未经彭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5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