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03388.6 | 申请日: | 201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春;左登宏;梁锋;王贤桂;洪光炎;高晓康;高天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7/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混凝土 降板吊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包括有连接件、条形的侧模块和角形的转角模块;所述侧模块收尾依次相连拼接成吊模框,所述转角模块分布于吊模框的拐角部位,所述转角模块的两端的端面与对应的侧模块端部端面对合后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为整体。本实用新型能避免混凝土崩裂,减轻了拆模难度,保证了混凝土成型质量,减少人工修复混凝土费用,避免了暴力拆除吊模导致吊模变形,延长了吊模使用寿命。吊模拆除后再组装成整体,仍然像定型吊模一样进行转运和保养。转角模板、侧模块和连接件可在不同工程中周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工程设计中,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钢筋混凝土板都设计为降板,因此降板四周的侧立面就需要支设模板。实际施工中,为了让降板四周侧立面获得较好的成型效果,也为了支设降板的模板能多次周转使用,较多采用的是矩形钢管焊接成一个整体的不可散拆的定型模板。降板混凝土浇筑后,这种不可散拆的定型模板与已浇筑的混凝土降板四周侧立面紧密接触,拆模时必须采用撬棍从模板的底部插入并用力向上撬,这样的操作过程就是将模板框体外侧立面平行于混凝土降板四周侧立面且紧贴混凝土降板四周侧立面向上滑出降板侧立面,因此模板框体外侧立面必然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产生很大的挤压力和摩擦力。若矩形钢管表面未清理干净、表面凹凸不平,或者矩形钢管稍有内倾倒的角度,拆模的难度都会加大,且极容易对吊模周边混凝土产生较大范围的破坏,导致降板周边的梁钢筋、梁箍筋和板负筋外露,在降板周边有剪力墙的地方,剪力墙根部混凝土被扰动后就变动松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能够解决不可散拆的定型吊模拆除时导致四周混凝土崩裂问题,同时能降低拆模的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件、条形的侧模块和角形的转角模块;所述侧模块收尾依次相连拼接成吊模框,所述转角模块分布于吊模框的拐角部位,所述转角模块的两端的端面与对应的侧模块端部端面对合后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为整体。
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角钢,所述转角模块的端面与对应的侧模块端部端面对合后角钢卡合在对合部位,且所述角钢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转角模块和侧模块上。
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模块两端的顶面和内侧立面均固定有固定螺栓;所述角钢上与转角模块对应端的顶面设有开口螺栓槽,侧立面设有闭口螺栓槽;所述侧模块的两端的顶面和内侧立面均设有螺栓孔;所述角钢上与侧模块对应端的顶面和内侧立面均设有与螺栓孔位置对应的连接件螺栓孔;转角模块的端面与对应的侧模块端部端面对合后,角钢从内侧卡合在该对合部位,所述闭口螺栓槽套入转角模板内侧立面的固定螺栓外,开口螺栓槽卡入转角模板顶面的固定螺栓上;所述螺栓孔与对应的连接件螺栓孔对合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螺栓孔与螺栓孔直径相同;所述开口螺栓槽为可插入敞开式,闭口螺栓槽为封闭长槽式。
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模板的两端为斜切口,斜切面呈竖向,且斜切口尖端的边线在吊模框的外侧立面上;所述侧模块的两端为斜切口,斜切面呈竖向,且斜切口尖端的边线在吊模框的内侧立面上;侧模块两端斜切口顶端的角度与转角模板斜切口顶端的角度为180度的互补角。
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侧模块端面与对应转角模板的端面对接后,吊模框任何一边的顶面和侧面均在同一个面上。
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混凝土降板吊模,其特征在于:侧模块顶面中间焊接有侧模块拆模环,侧模块拆模环的耳环朝向吊模框体内侧的中心;转角模板在转角顶面焊接有转角模板拆模环,转角模板拆模环的耳环朝向为转角的等分线方向且朝向吊模框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3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