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1436.8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校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4 | 分类号: | G06F2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勾形件 自锁功能 壳体 本实用新型 闭合 展开机构 安装孔 移动件 钥匙扣 齿轮 裤环 银行 表面成型 表面连接 齿轮啮合 壳体外部 螺纹连接 内部设置 日常用品 转动连接 自动展开 齿条 转动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该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包括U盾本体和具有自锁功能的闭合展开机构,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闭合展开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齿轮,位于壳体外部的齿轮的表面连接有勾形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件,移动件的表面成型有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将U盾方便的挂在裤环、钥匙扣或者其他物品上,并且由于螺纹连接的配合使用,U盾本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很难发生转动,勾形件也很难自动展开,使勾形件具有自锁功能,因此勾形件挂在裤环、钥匙扣或者其他物品时连接牢靠,避免U盾本体的丢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
背景技术
U盾是一种银行提供用于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高级别安全工具,外形酷似U盘,可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时保护着网上银行资金安全,规避黑客、假网站、木马病毒等风险,随着金融行业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货币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U盾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银行U盾由于外形过于小巧,极易造成丢失,为使用者造成极大地不便。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81776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包括保护壳、拇指凹槽和下夹板,所述保护壳的内部预留有放置凹槽,所述拇指凹槽预留在保护壳的下表面中部,所述下夹板固定在保护壳的上方,且下夹板的右端上方通过连接轴与上夹板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两端均通过凹槽分别与下夹板和上夹板相互卡合,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凸起。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下夹板和上夹板组成的夹子来使U盾夹持在衣物等上面,而夹子夹持力较弱,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其本身就容易丢失,并不能很好的改善U盾容易丢失的情况,并且不少人还是习惯将U盾放置入口袋中,上述的银行U盾在口袋中还是会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下夹板和上夹板组成的夹子来使U盾夹持在衣物等上面,而夹子夹持力较弱,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其本身就容易丢失,并不能很好的改善U盾容易丢失的情况,并且不少人还是习惯将U盾放置入口袋中,上述的银行U盾在口袋中还是会容易丢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丢失的银行U盾,包括U盾本体和具有自锁功能的闭合展开机构,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闭合展开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齿轮,位于壳体外部的齿轮的表面连接有勾形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件,移动件的表面成型有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移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体,转动体的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延伸出壳体的外部且与壳体螺纹旋接,螺纹杆的另一端与U盾本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对所述勾形件分别围绕齿轮相向转动时能够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对所述勾形件的闭合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凸点,凸点可与凹槽贴合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通孔,移动件穿过导向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截面小于U盾本体的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体为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嵌装有螺纹扣,螺纹扣的内壁具有内螺纹,螺纹杆穿过螺纹扣并与螺纹扣螺纹旋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1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力可控的接触表面耦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身份识别的注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