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模管道与预留洞缝隙灌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1415.6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苏玲;贺俊芳;张小刚;刘利军;姚东;黄晓莉;安凯锋;魏勇;赵彦文;温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弧板 半环形钢板 三角连接板 模具 焊接 人工成本 带孔 本实用新型 管道预留洞 混凝土顶板 多次周转 灌浆模具 建筑领域 连接螺栓 内弧边缘 焊接带 加劲板 支撑力 组合模 灌浆 吊模 钩挂 圆环 预留 合并 节约 施工 支撑 | ||
组合模管道与预留洞缝隙灌浆模具,属于建筑领域,适用于混凝土顶板和墙上管道预留洞与管道之间缝隙灌浆用模具,它包括两块半圆弧板,每块半圆弧板内弧边缘均焊接一个半环形钢板箍,每块半圆弧板的两端均焊接带孔三角连接板,且带孔三角连接板与半环形钢板箍焊接;三角加劲板分别与半圆弧板、半环形钢板箍焊接,两块半圆弧板拼成一个圆环,使两个带孔三角连接板叠合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可多次周转使用,利用模具与管道之间形成的自然摩擦力作为模具支撑力,减少了一般吊模工艺中使用的支撑或钩挂材料,且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约了工期和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适用于混凝土顶板和墙上管道预留洞与管道之间缝隙灌浆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现浇混凝土顶板和墙上一般都要留置许多管道预留洞口,特别是高层建筑,在管道安装完毕后,结构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封堵一般采用木模、硬质塑料板等吊模的方法进行施工,此类材料周转次数少、易变形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且吊模时使用的铁丝留在混凝土内,容易形成泌水通道,造成渗水现象,影响结构耐久性和观感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多次周转使用的管道与预留洞缝隙灌浆模具,模具形成的圆弧直径与成品管道外径一致。
组合模管道与预留洞缝隙灌浆模具,包括两块半圆弧板,每块半圆弧板内弧边缘均焊接一个半环形钢板箍,每块半圆弧板的两端均焊接带孔三角连接板,且带孔三角连接板与半环形钢板箍焊接;三角加劲板分别与半圆弧板、半环形钢板箍焊接,两块半圆弧板拼成一个圆环,使两个带孔三角连接板叠合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夹装在成品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与管道之间采用废旧自行车内胎衬垫,增加模具与管道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利用摩擦力形成组合模具的支撑力。支设时模具与混凝土结构表面紧密结合,灌浆成型后观感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可多次周转使用,利用模具与管道之间形成的自然摩擦力作为模具支撑力,减少了一般吊模工艺中使用的支撑或钩挂材料,且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约了工期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模具顶板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模具墙体使用示意图。
图中,1是半圆弧板(2mm厚钢板制作,宽50mm);2是半环形钢板箍(2mm厚钢板制作,宽50mm);3是三角加劲板(2mm厚钢板制作,边长50mm等腰三角形);4是带孔三角连接板(2mm厚钢板制作,边长50mm等腰三角形,钻φ6孔);5是连接螺栓,6、灌浆,7、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组合模管道与预留洞缝隙灌浆模具,包括两块半圆弧板1,每块半圆弧板1内弧边缘均焊接一个半环形钢板箍2,每块半圆弧板1的两端均焊接带孔三角连接板4,且带孔三角连接板4与半环形钢板箍2焊接;三角加劲板3分别与半圆弧板1、半环形钢板箍2焊接,两块半圆弧板1拼成一个圆环,使两个带孔三角板4叠合并通过连接螺栓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1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