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料热风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01077.6 | 申请日: | 201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干县洪利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3/06 | 分类号: | F24H3/06;F24H9/18;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第二燃烧室 炉膛 生物质燃料 热风炉 通风道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不锈钢板 进料斗 炉排 炉裙 热风炉安装 燃烧 炉膛上部 排烟通道 水平炉排 椭圆形管 出烟管 分阶段 隔热层 可调节 排灰口 排烟 上端 刺滚 风门 炉内 内壁 左部 火星 着火 燃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热风炉,包括进料斗、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炉膛和通风道,进料斗设置于燃烧室上部,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膛,燃烧室的左部设置有第二燃烧室,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之间设置有椭圆形管式炉排,第二燃烧室上部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上端连接于S型排烟通道,S型排烟上部设置有出烟管,炉膛上部设置有刺滚炉排和水平炉排,炉膛下部设置有炉裙,炉裙的排灰口设置有燃烧室调节风门,热风炉安装于安装支架内部,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燃料热风炉分阶段燃烧、燃料易于着火、燃烧更彻底、可除去火星、可调节炉内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是生物质热风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的一个技术关键就是要将其原料含水率降到8%~12%,应用最广泛的干燥方法是:采用立式生物质热风炉,直接加热生物质原料,比如树皮、废木、木屑、秸秆等。而生物质普遍具有含水率高、燃料尺寸变化大和灰分含量高等特点。此外,层燃炉配风不均匀,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热风炉热效率降低等综合因素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提高热风炉效率和降低生物质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是发展生物质燃烧技术。
目前,热风炉的炉膛结构非常简单,一般采用长方形燃烧室,即是只有一个独立的炉膛结构,整个燃烧过程都在一个炉膛中完成。这种热风炉仅适用于燃烧树皮、废木材。传统的热风炉,采用炉排底部自然通风,通风对提高燃烧率没有实质影响,且投料口与炉排面平齐,投料方式为塞入式,生物质燃料的达到燃烧时间较长,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产生烟尘量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阶段燃烧、燃料易于着火、燃烧更彻底、可除去火星、可调节炉内温度的生物质燃料热风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料热风炉,包括进料斗、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炉膛和通风道,所述进料斗设置于燃烧室上部,所述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膛,所述燃烧室的左部设置有第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之间设置有椭圆形管式炉排,所述第二燃烧室上部设置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端连接于S型排烟通道,所述S型排烟通道包括第一进烟区、第二进烟区和5根通烟管,所述第一进烟区的下部连接于通风道上端,所述通烟管设置于第一进烟区和第二进烟区之间,所述第二进烟区的上部设置有出烟管,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可转动刺滚炉排和活动旋转水平炉排,所述刺滚炉排和水平炉排并列设置,所述刺滚炉排的轴承贯穿炉膛并焊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水平炉排的旋转轴贯穿炉膛并焊接有摇柄,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炉裙,所述炉裙下部设置有接灰斗,所述炉裙接灰斗的排灰口设置有燃烧室调节风门,所述热风炉安装于安装支架内部,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内壁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燃烧室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包括观察口和观察盖,所述观察盖嵌套在观察口上,所述观察口和观察盖上设置有相配套的透气孔,所述观察盖上设置有观察孔。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之间的管式炉排由三根椭圆形直管组成,所述直管贯穿燃烧室,所述直管表面焊接有横直板,所述横直板上设置有直缺口。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内壁前后侧面设置有竖直隔板,燃烧室内壁另一侧面焊接有3根直板,所述直板与燃烧室内壁倾斜焊接。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外壁上焊接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燃烧室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进料斗和第二进烟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位于第二支撑部件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烟区内部设置有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一间隔板上部为3根通烟管,下部为2根通烟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干县洪利陶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干县洪利陶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1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