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患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0654.X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8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雷;王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雷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37231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梁轶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机构 支撑杆 底板 包扎 相对移动 支撑环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固定装置 患者身高 患者四肢 便利性 上支撑 换药 脚轮 外科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患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连接脚轮,底板上方设置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方设置有支撑环。牵引机构控制支撑杆的相对移动。在对患者四肢患部进行换药包扎等工作时,根据患者身高及患部情况,通过牵引机构控制支撑杆相对移动,患者将患部放于支撑环上支撑固定,从而减轻患者在包扎过程中的不适性,增加医护人员包扎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患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外科科室中,为患者换药包扎是最常见的工作之一。由于外科患者有很大部分的创伤都发生在四肢处,在为这类患者进行换药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求患者的肢体能够稳定的保持在一定的体位,以便创面处置。进行创面的前期处理及后期捆绑包扎很多时候需要将患肢抬起,手工包扎需要浪费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患者往往没有太多的力量支撑患部维持固定姿势,操作人员的许多硬性操作有时还会给患者增加一些痛苦,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外科患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外科患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端,两个固定块之间平行设置有丝杆及固定杆,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转轮;
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丝杆及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所述滑块,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固定杆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所述滑块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杆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半圆环状支撑环;
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斜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长条状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支撑环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上方套接有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的连接处通过螺栓锁紧。
进一步的, 所述支撑杆顶端的所述斜杆,为由支撑杆向远离所述丝杆的一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轮,滑动轮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连杆、支撑杆及支撑环共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设置在所述丝杆的一端,另一组中的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连杆、支撑杆及支撑环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丝杆的螺纹旋转方向自中部向两端反向设置,两个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的周侧设置有条纹。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外科患部固定装置。该外科患部固定装置根据患者患部通过牵引装置调节支撑杆位置,为患者在包扎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减轻患者在包扎过程中的不适,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包扎工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底板;2、脚轮;3、固定块;4、丝杆;5、固定杆;6、滑块;7、支撑杆;8、支撑环;9、连杆;10、收集盒;11、滑动轮;12、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雷,未经任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06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旁医护终端设备优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移动隔板调节容纳空腔的取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