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井浮子式双向恒定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0073.6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3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排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代理公司: | 13123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3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子 沉浮箱 放水口 排气口 沉井 恒定 电控截止阀 板式链条 潮汐发电 导向滑动 定位机构 驱动机构 驱动装置 浮子式 恒扭矩 上端 发电机组 下端 配套 | ||
沉井浮子式双向恒定驱动装置,属于潮汐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借助导向滑动副设置在沉井内的浮子、与浮子配套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浮子在位移方向上还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板式链条驱动机构且与恒扭矩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浮子包括沉浮箱、设置在沉浮箱上端面的排气口及设置在沉浮箱下端面的进放水口;所述排气口和进放水口分别设有电控截止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潮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沉井浮子式双向恒定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潮汐是由于月球引力引起的海水平面上升和下降的过程;而利用这种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且不存在气候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又属于稳定的能源。传统利用潮汐发电的装置一般是采用:一是围堰式的潮汐发电装置可以做到大功率的发电方式,但存在占地面积大又地理环境选择的影响,不能连续输出稳定电力,能量利用率低(只有5%)等缺点;二是在海上用叶片式的潮汐发电装置,在潮水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形成的进退潮海流发电,这种方式同样存在着发电功率小,变更率低,且装置容易受到风暴海潮损坏等缺点,因此上述装置都由于实施性差很少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如何设计利用潮汐能源、提高利用效率、解决占地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沉井浮子式双向恒定驱动装置,通过对浮子总成和传动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改善了潮汐驱动状态的稳定性,为潮汐稳定发电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具有占地少、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沉井浮子式双向恒定驱动装置,包括借助导向滑动副设置在沉井内的浮子、与浮子配套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浮子在位移方向上还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板式链条驱动机构且与恒扭矩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浮子包括沉浮箱、设置在沉浮箱上端面的排气口及设置在沉浮箱下端面的进放水口;所述排气口和进放水口分别设有电控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沉井内壁内的驱动机构、借助中间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具有水平位移自由度的锁止板;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锁止板与齿条连接并套装在沉井内壁的导向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链条驱动机构包括由板式链节依次连接组成的板式链条组件以及对穿入板式链条组件进行动力转换和收纳的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与板式链条组件啮合的被动链轮、用于闭合相邻板式链节的锁合机构以及导引板式链条组件在箱体内实现纵向、横向转换的导引轮和转向导轨,所述恒扭矩发电装置的输入轴与被动链轮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链条组件一端定位在沉浮箱的上端面、另一端借助导引轮和转向导轨引进箱体内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链节包括主要由两个传动销轴、两个链接销轴及两个对称的链板组成的链节单元及连接相邻链节单元的连接板;所述传动销轴和链接销轴上均设置有滑动套;相邻链节单元相接触的两个链板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台,所述链板上分布有抗冲击负荷的横筋。
进一步地,所述锁合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链节单元中传动销轴上的锁杆和锁钩以及配套设置在箱体内的解锁轮和锁合轮,所述锁杆自由端设置有与锁钩配合的锁合槽,所述锁合槽内铰接有解锁杆,所述锁钩借助扭簧铰接在传动销轴上、具有30-45度的转动自由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了浮子、板式链条驱动机构和恒扭矩发电机组,使浮子上升下降过程中速度保持定值,从而使得潮汐能发电单元产生的电能保持较为恒定的数值,有利于电能的上网传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浮子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板式链条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排,未经王建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0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