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调节的轮椅扶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95290.0 | 申请日: | 201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揭业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5/12 | 分类号: | A61G5/12 |
| 代理公司: | 11665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晓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连接机构 固定部 操作杆部 轮椅扶手 上下调节 扶手部 本实用新型 位置通过 操作维护 扶手结构 机械结构 用户体验 耗电 轮椅 身高 | ||
1.一种上下调节的轮椅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操作杆部(6)和扶手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部(6)和所述扶手部(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操作杆部(6)的相对位置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进行调节;所述扶手部(2)与所述连接板(7)的相对位置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调节的轮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的下部为第一固定部(7-1);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所述第一固定部(7-1);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为第二固定部(7-2);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所述第二固定部(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调节的轮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1)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结构(7-1-1)、第二固定结构(7-1-2)和第三固定结构(7-1-3);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为通透的圆弧形长孔;所述第二固定结构(7-1-2)为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三固定结构(7-1-3)为通透的圆弧形长孔;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所属圆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7-1-2)的圆心重合,且所述第三固定结构(7-1-3)所属圆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7-1-2)的圆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调节的轮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杆部(6)的三个操作杆部螺孔和三个第一连接结构螺钉;
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螺钉分别为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螺钉(8-1)、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螺钉(8-2)和第一连接结构第三螺钉(8-3);
三个所述操作杆部螺孔分别为操作杆部第一螺孔、操作杆部第二螺孔和操作杆部第三螺孔;
所述操作杆部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对应;
所述操作杆部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7-1-2)对应;
所述操作杆部第三螺孔与所述第三固定结构(7-1-3)对应;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螺钉(8-1)穿过所述连接板(7)上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并且与所述操作杆部(6)的操作杆部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对所述连接板(7)和所述操作杆部(6)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螺钉(8-2)穿过所述连接板(7)上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7-1-2)并且与所述操作杆部(6)的操作杆部第二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对所述连接板(7)和所述操作杆部(6)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三螺钉(8-3)穿过所述连接板(7)上的所述第三固定结构(7-1-3)并且与所述操作杆部(6)的操作杆部第三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对所述连接板(7)和所述操作杆部(6)进行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调节的轮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的弧形孔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螺钉(8-1),且所述第一凹槽是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螺钉(8-1)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内滑动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三固定结构(7-1-3)的弧形孔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三螺钉(8-3),且所述第三凹槽是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三螺钉(8-3)在所述第三固定结构(7-1-3)内滑动的限位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52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轴及其橡胶轮组件和万向轮
- 下一篇:床头尾板及护理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