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4806.X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帆;李丽丽;韩捷飞;孙立颖;蔡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采集模块 接头模块 穿线 壳体 光源模块 水下检测 本实用新型 显示器 电路控制模块 壳体活动连接 电缆线接头 全方位检测 观察窗口 壳体转动 密封成本 密封工序 水下环境 装置布局 采集口 出光口 电缆线 电联接 体积小 透明的 紧凑 体内 穿过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光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的电路控制模块、设于壳体外侧的穿线接头模块、通过穿线接头模块与光源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的显示器,穿线接头模块与壳体活动连接,壳体上与光源模块的出光口以及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口对应的一侧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通过穿线接头模块控制整个壳体转动,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检测,提高检测的空间范围,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检测装置布局紧凑,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的水下环境中,此外将电缆线直接穿过接头模块,实现图像采集模块和显示器的电联接,省去电缆线接头与壳体的密封工序,减少密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而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海洋约占全球面积的70.8%,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因此世界各国加快了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水下工程检测也越来越受重视。
传统水下工程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潜水员目视和摸探,其水下作业受到水下环境的限制,工作效率低,因此局限性大;二是利用声呐技术进行成像探测,其成像分辨率较低,设备体积大且造价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呐设备的应用。目前一种新型的水下成像技术是利用激光进行水下工程检测。然而影响水下光学成像的距离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对光传输的散射和吸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不断减少该特性对成像的影响,水下激光成像技术正发挥着其巨大的潜力。水下激光成像受环境干扰相对较小,实时快速,同时体积更小,特别适用于水下工程检测。
现有的水下工程检测装置通常采用水下小型摄像设备进行水下观测,然而现有的水下小型摄像设备观测方向固定,调整观测方向操作复杂,且探测范围小、装置体积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未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仅可以实现360 度全方位检测,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水下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光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的电路控制模块、设于壳体外侧的穿线接头模块、通过所述穿线接头模块与光源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的显示器,所述穿线接头模块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光源模块的出光口以及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口对应的一侧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接头模块包括内部中空的穿线接头、与所述穿线接头活动连接的转接件,所述穿线接头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穿线接头的中空结构内穿设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其中一端与显示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光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电路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穿线接头相适配的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接头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非标螺母,所述非标螺母套设于所述穿线接头上,且其中一面和壳体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接头与所述转接件之间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穿线接头上,外侧与所述转接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上设有一开口,所述穿线接头的其中一端和套环设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套环的相对两侧与所述转接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上沿周向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转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第一蝶形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上还设有位置异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蝶形螺钉,所述第二蝶形螺钉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后不与穿线接头的外侧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4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探测装置
- 下一篇:摄像头的安装装置及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