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4758.4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贺鑫杰;范志刚;徐小刚;郑明;苏莉;何强;尹晓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C21B7/10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柳岸<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壳 主沟 流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电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 冷却系统 风冷 冷却 高炉出铁场 除尘系统 空气流量 冷却风管 冷却风机 流场分布 配套设备 使用寿命 手动阀门 稳定空气 冶金工业 运行成本 伸缩节 风机 吸风 高炉 监控 投资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系统,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该冷却系统是通过在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冷却风管、伸缩节、电动阀门、手动阀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配套设备,利用风机的吸风作用对主沟钢壳进行冷却,还利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阀门对主沟钢壳内的空气流量进行监控和调节。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主沟钢壳专用冷却风机的占地需求,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可以通过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阀门调节和稳定空气在主沟钢壳内的流场分布和冷却强度,延长风冷主沟钢壳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可用于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具体涉及一种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主沟是高温渣铁排放和分离的重要通道,主沟的安全和长寿,是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现代高炉主沟按冷却方式不同分为强制冷却型和隔热型,强制冷却型主沟采用通风设施使空气通过主沟钢壳内的空气流道来冷却主沟钢壳。传统的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方法,是在出铁场附近单独设置冷却风机和冷却风管,利用冷却风机的鼓风作用对主沟钢壳进行冷却。然而,这种设计方式需要独立设置用于主沟钢壳冷却的风机,增加了工程的占地需求、建设投资和生产时的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系统,以减少工程建设的占地需求,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系统,包括主沟钢壳和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所述主沟钢壳内设置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入口与外界联通,出口通过冷却风管与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联通。
进一步,所述冷却风管上依次设置有伸缩节、电动阀门、手动阀门、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的风机对风冷主沟钢壳进行冷却,还利用冷却风管上的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阀门对主沟钢壳内空气流量进行监控和调节,以减少工程建设的占地需求,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可以通过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阀门调节和稳定空气在主沟钢壳内的流场分布和冷却强度,延长主沟钢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利用出铁场除尘系统的风机对风冷主沟钢壳进行冷却,不会影响出铁场的除尘效果,且不需要独立设置用于主沟钢壳冷却的风机,减少工程建设的占地需求,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2)冷却风管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阀门,可以调节和稳定空气在主沟钢壳内的流场分布和冷却强度,延长风冷主沟钢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炉风冷主沟钢壳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主沟钢壳,2—空气流道,3—冷却风管,4—伸缩节,5—电动阀门,6—手动阀门,7—流量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除尘主管,10—除尘器,11—风机,12—消音器,13—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4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