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3302.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安娜;王蕾;赵秋影;金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静脉注射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包括罩带,所述罩带由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组成且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均为弹性束带,所述第一束带与第二束带缝合连接且缝合处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束带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耳套,所述罩带通过三组固定带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带由弹性绳和按压筒组成,所述按压筒设置有若干组且分别通过弹性绳连接,所述固定带的上端部弹性绳固定设置在转筒的连接耳上,所述转筒转动设置在固定盘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罩带将固定带通过固定盘固定在婴幼儿头部,可以降低婴幼儿触碰到罩带的几率,同时罩带可通过耳套固定在婴幼儿耳部,增加罩带安放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注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其直接将药液注入到人体血管内,显著提高了药液的疗效。但是静脉注射对于成人和婴幼儿选择的注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成人一般选择手背作为静脉注射区域,但是婴幼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患者手背上静脉脉络不清,不利于进行静脉注射。所以,对于婴幼儿患者一般会采用头部静脉注射。
如申请号为CN0025222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童头部注射固定器。它是由环形筒罩、环套、连接片、耳套和罩带组成,在儿童打点滴,针头固定于头部时,只要把本固定器套罩于头部,就起到针头被固定于环形筒罩内而不会被抽动,起到保护头部不受损伤的作用,上述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保护头部不受损伤的作用,它是一种较理想的儿童头部注射固定器。申请号为CN20162089758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第一贴合板的右侧壁和第二贴合板的左侧壁中部均设置有耳套,第一贴合板内部和第二贴合板内部对应耳套位置分别设置有扬声器,头罩正面开设有操作孔,头罩正面对应操作孔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胶布与头罩表面固定连接,头罩正面、第二贴合板右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夹座。上述所述的儿科护理用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开设操作孔的头罩,将输液针固定于操作孔内,有效避免因为儿童的拉扯导致头皮针的滑脱,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务工作者的负担,减少儿童因二次扎针带来的痛苦。
上述公开的两种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均发现如下问题,上述设备均是通过弹性束带将整体设备固定在婴幼儿的下颌处,在使用时很容易被婴幼儿拉扯到,严重会导致注射针脱落,需要重新注射,给婴幼儿带来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包括罩带,所述罩带由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组成且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均为弹性束带,所述第一束带与第二束带缝合连接且缝合处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束带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耳套,所述罩带通过三组固定带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带由弹性绳和按压筒组成,所述按压筒设置有若干组且分别通过弹性绳连接,所述固定带的上端部弹性绳固定设置在转筒的连接耳上,所述转筒转动设置在固定盘上。
此项设置中通过环形罩带套设在婴幼儿患者头部的耳部上方,有效降低了婴幼儿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时触碰到固定装置的几率,降低了注射针脱落的可能性;同时罩带可通过耳套加固在婴幼儿患者耳部,增加了固定装置整体的牢固程度。
优选的,所述耳套通过连接带缝合在第二束带外侧,所述连接带为弹性束带。
此项设置连接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便于将耳套固定在婴幼儿患者耳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底部和按压筒外圈均设置有橡胶套。
此项设置在固定盘底部和按压筒外圈加装橡胶套可以避免固定盘和按压筒与婴幼儿患者头部直接接触带来的不适感,避免婴幼儿因不适感对固定装置进行拉扯。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弹性绳和橡胶套均由医用橡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3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