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90310.5 | 申请日: | 2019-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俞一平;周建君;管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和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B23Q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水平转轴 铣刀 开槽机 驱动 第一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平移 驱动机构 开槽 半圆形管 开槽位置 快速精准 捆绑固定 竖直升降 铣刀位置 运行过程 固定管 圆管形 轴转动 扎带 升降 转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的水平转轴;设于所述水平转轴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驱动所述水平转轴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卧式管壳开槽机通过将待加工管壳水平套设在水平转轴上固定,一般将两个半圆形管壳组成一个圆管形,再用扎带捆绑固定后,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到设定位置,确定开槽位置,然后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水平转轴升起,使管壳达到铣刀位置,确定开槽深度,铣刀运行过程中,水平转轴绕自身轴转动,带动管壳转动,从而铣刀沿管壳周向快速精准开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冷绝热管壳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
背景技术
聚异氰脲酸酯(PIR)管壳是一种新型的深冷绝热材料,可满足-196℃~+150℃范围内的各种管道和设备、以及建筑物的绝热需求,模压成型可满足各种厚度的复合式多层结构设计要求。
高密度硬质聚异氰脲酸酯管托(管壳)是在木托基础上、聚氨酯管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产品,使用专用原料制造,专用设备成型,具有导热系数低、抗氧性能好、抗弯曲性能好、闭孔率高、吸水率低、防腐能力强、阻燃级别高、方便安装等显著特点,在保冷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9789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聚异氰脲酸酯管壳保冷结构,包括内层管壳和外层管壳,内层管壳和外层管壳的材质为聚异氰脲酸酯,内层管壳包括第一内层管壳、第二内层管壳,上内层管壳和下内层管壳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外层管壳包括第一外层管壳、第二外层管壳,第一外层管壳和第二外层管壳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外层管壳的高低缝延长线和所述内层管壳的高低缝延长线十字交叉。高低缝拼接的聚异氰脲酸酯管壳由三维切割机切割而成,只需将切割图纸稍作改变,即可将普通直线型的切口转变成高低缝拼接型。
管壳在使用时,为一节一节相互连接,相邻两节管壳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每一节管壳分为两片,两片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使用时需要使用环绕管壳设置的固定环进行固定,所以一般需要在管壳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一圈凹槽,用于容纳固定环,管壳上开槽要求位置准确、深度均匀、宽度一致,而且量大,人工开槽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开发一种专门用于开槽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
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
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的水平转轴;
设于所述水平转轴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
驱动所述水平转轴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铣刀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水平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所述水平转轴的手轮。所述手轮与水平转轴固定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手轮使水平转轴转动,使待加工管壳转动,在其外周面上由铣刀开出周向的槽。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上设有安装所述水平转轴的一对支撑架,所述水平转轴架设在两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顶面设有放置所述水平转轴的托槽,使用时,管壳固定在所述水平转轴位于两支撑架之间的部分。
所述水平转轴上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有防止水平转轴平移的限位挡环。水平转轴转动过程中,限位挡环确保水平转轴不会水平移动,因为一旦水平转轴水平移动,则管壳上开槽的位置会发生偏移。
所述水平转轴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管壳在水平转轴上位置的定位环。在将管壳固定套设在水平转轴上时,管壳一端抵靠所述定位环,从而,将管壳在水平转轴上的位置固定下来,在加工同一型号的管壳时,铣刀的位置不需要再进行调整,只需要将管壳固定的位置确定好,开槽的位置便确定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和绝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和绝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0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切槽刀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