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回波损耗的5G陶瓷滤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89984.3 | 申请日: | 201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杰;刘少鹏;王勇;鲜毅;胡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仕研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滤波器 谐振线路 回波损耗 接地线路 输出耦合 输入耦合 前表面 输出线路 输入线路 共振孔 后表面 输出端 输入端 下表面 梳状 长方体形状 导电金属层 对齐 上表面 右表面 左表面 下端 贯穿 通讯 延伸 覆盖 配合 | ||
一种改善回波损耗的5G陶瓷滤波器,5G陶瓷滤波器的主体呈长方体形状,主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都覆盖有导电金属层,所述主体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通过共振孔贯穿,前表面设有谐振线路、输入线路、输出线路和接地线路,谐振线路与共振孔对齐,接地线路从谐振线路附近的位置延伸至前表面的下端,输入线路具有输入耦合端和输入端,输出线路具有输出耦合端和输出端,输入耦合端和输出耦合端都呈梳状并且位于谐振线路附近的位置,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位于下表面上。通过梳状的输入耦合端和输出耦合端以及接地线路的配合,可以改善5G陶瓷滤波器的回波损耗以及提高Q值,满足市场上5G通讯对陶瓷滤波器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5G陶瓷滤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回波损耗的5G陶瓷滤波器。
背景技术
陶瓷滤波器可以由锆钛酸铅陶瓷材料制成的,把陶瓷材料制成片状,多面涂金属作为电极,经过直流高压极化后就具有压电效应,起滤波的作用。其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用作选频元件。
目前,5G通讯是滤波器厂商的重要发展机遇,这是因为:一方面,大规模天线商用,射频通道数增加,进而带动滤波器需求量提升;另一方面,新的滤波器方案的应用也会带动产品利润上涨;同时,以史为鉴,伴随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升级,滤波器都呈现早周期的投资布局特征。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5G陶瓷滤波器普遍存在回波损耗过大以及Q值(品质因数)过低的问题,无法达到5G通讯对滤波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善回波损耗的5G陶瓷滤波器,所述5G陶瓷滤波器的主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都覆盖有导电金属层,所述主体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通过共振孔贯穿,所述前表面设有谐振线路、输入线路、输出线路和接地线路,所述谐振线路与所述共振孔对齐,所述接地线路从所述谐振线路附近的位置延伸至所述前表面的下端,所述输入线路具有输入耦合端和输入端,所述输出线路具有输出耦合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耦合端和所述输出耦合端都呈梳状并且位于所述谐振线路附近的位置,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都位于所述下表面上。
进一步,共振孔和谐振线路都为四个,四个共振孔分别为第一共振孔、第二共振孔、第三共振孔和第四共振孔,四个谐振线路分别为第一谐振线路、第二谐振线路、第三谐振线路和第四谐振线路,所述第一共振孔、所述第二共振孔、所述第三共振孔和所述第四共振孔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谐振线路与所述第一共振孔对齐,所述第二谐振线路与所述第二共振孔对齐,所述第三谐振线路与所述第三共振孔对齐,所述第四谐振线路与所述第四共振孔对齐。
进一步,所述共振孔为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一共振孔和所述第四共振孔的直径都为0.6-0.8mm,所述第二共振孔和所述第三共振孔的直径都为0.5-0.6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共振孔与所述第二共振孔的圆心水平距离为2-3mm,所述第三共振孔与所述第四共振孔的圆心水平距离也为2-3mm,所述第二共振孔与所述第三共振孔的圆心水平距离为1.6-1.8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共振孔与所述第四共振孔的圆心沿竖直方向等高,所述第二共振孔与所述第三共振孔的圆心沿竖直方向等高,所述第一共振孔与所述第二共振孔的圆心竖直距离为0.4-0.5mm。
进一步,所述接地线路为两个,一个接地线路从所述第二谐振线路与所述第三谐振线路之间延伸至所述前表面的下端,另外一个接地线路从所述第三谐振线路与所述第四谐振线路之间延伸至所述前表面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接地线路的高度为2.1-2.3mm,宽度为0.2-0.3mm。
进一步,所述第二谐振线路与所述第三谐振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5-0.6mm,所述第三谐振线路与所述第四谐振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D5为0.3-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仕研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仕研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