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9044.4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9/861;H01L23/367;H01L23/31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李正 |
地址: | 614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板 塑封体 引脚 电气连接 叠装 跳线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 贴片 贴片式封装 面积减小 相邻设置 散热性 叠层 热阻 上板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包括:N颗TVS芯片、N+1块铜板、跳线、塑封体和两个引脚;塑封体用于包裹N颗TVS芯片、N+1块铜板和跳线;引脚设置在塑封体底部,并从塑封体的两侧伸出;N+1块铜板叠层设置在一起,形成一叠装结构,且每两块相邻设置的铜板之间安装一颗TVS芯片,每颗TVS芯片分别与其两侧的铜板电气连接,使N颗TVS芯片串联连接;而且,叠装结构一端的铜板通过跳线与一个引脚电气连接,叠装结构另一端的铜板与另一个引脚结合在一起,实现电气连接;其中N不小于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器件面积减小,由于采用贴片式封装设计,可使用SMT自动上板,其散热性更好,热阻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背景技术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简称TVS,又称为钳位型二极管,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高效能电路保护器件。当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12s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将两极间的箝位电压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而在高频线路的应用中,由于常规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结电容通常只有几百pF左右,即使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下,高频信号往往也会失真。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在高频应用上的低电容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既可以减小普通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引入带来的信号畸变,又可以对信号中的瞬时高能量脉冲进行吸收。
通过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替代放电管配合大量电感的防护方案,以达到缩减PCB空间,降低器件成本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包括:N颗TVS芯片、N+1块铜板、跳线、塑封体和两个引脚;其中,所述塑封体用于包裹所述N颗TVS芯片、所述N+1块铜板和所述跳线;所述引脚设置在所述塑封体底部,并从所述塑封体的两侧伸出;所述N+1块铜板叠层设置在一起,形成一叠装结构,且每两块相邻设置的铜板之间安装一颗所述TVS芯片,每颗所述TVS芯片分别与其两侧的铜板电气连接,使所述N颗TVS芯片串联连接;而且,所述叠装结构一端的铜板通过所述跳线与一个所述引脚电气连接,所述叠装结构另一端的铜板与另一个引脚结合在一起,实现电气连接;其中,N不小于2。
优选的,所述TVS芯片的尺寸大小介于84mil-100mil之间。
优选的,所述塑封体的高度不超过7.24mm,长度不超过15.09mm,宽不超过14.90mm。
优选的,所述塑封体的底部为焊盘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脚为平脚贴片结构。
优选的,所述塑封体的材料选用环氧树脂,并采用压塑工艺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包括:N颗TVS芯片、N+1块铜板、跳线、塑封体和两个引脚;其中,塑封体用于包裹N颗TVS芯片、N+1块铜板和跳线;引脚设置在塑封体底部,并从塑封体的两侧伸出;N+1块铜板叠层设置在一起,形成一叠装结构,且每两块相邻设置的铜板之间安装一颗TVS芯片,每颗TVS芯片分别与其两侧的铜板电气连接,使N颗TVS芯片串联连接;而且,叠装结构一端的铜板通过跳线与一个引脚电气连接,叠装结构另一端的铜板与另一个引脚结合在一起,实现电气连接;其中,N不小于2。该大功率双向贴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器件面积减小,使用国产小面积芯片替代进口大面积芯片,贴片式封装设计,可使用SMT自动上板,其散热性更好,热阻更低,可承受10KA浪涌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堆叠结构与芯片堆叠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全光谱LED封装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