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6569.2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梵帝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固定凸缘 护套 夹持口 环形凸缘 环形夹 夹持 插入口 夹持套 阀体 本实用新型 阀体连接 护套机构 万向转动 安装口 出水管 晃动 伸入 轴向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包括阀体以及与阀体连接的水管,阀体上设有插入口,水管的端部伸入到插入口内,插入口的顶部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护套,护套由两个半圆形的夹持套组成,护套的中部设有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以及设置在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之间的环形凸缘,所述水管上设有第一固定凸缘,第二固定凸缘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凸缘,第二固定凸缘之间的环形夹持口;护套的两个夹持套夹持在水管的外侧,水管的第一固定凸缘位于第一夹持口内,第二固定凸缘位于第二夹持口内,护套的环形凸缘位于水管周面的环形夹持口内。通过环形凸缘和环形夹持口的配合不仅提高了水管的连接强度也可以保证水管不会轴向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
背景技术
在净水领域经常会使用到出水管,出水管与阀体连接,传统的方式是阀体上的出水管基本都是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与阀体连接,这样的话,出水管就无法转动角度,因此,现在一些阀体或者水龙头上的出水管采用旋转支撑机构与阀体或者水龙头连接,达到出水管可旋转的目的,这种可旋转出水管存在的弊端就是容易晃动,而且轴向支撑强度不高,使用时间一长就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包括阀体以及与阀体连接的水管,所述阀体上设有插入口,水管的端部伸入到插入口内,插入口的顶部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护套,护套由两个半圆形的夹持套组成,护套的中部设有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以及设置在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口之间的环形凸缘,所述水管上设有第一固定凸缘,第二固定凸缘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凸缘,第二固定凸缘之间的环形夹持口;
所述护套的两个夹持套夹持在水管的外侧,水管的第一固定凸缘位于第一夹持口内,第二固定凸缘位于第二夹持口内,护套的环形凸缘位于水管周面的环形夹持口内。
上述的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所述护套的两个夹持套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护套的边缘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阀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所述环形凸缘与夹持套一体成型。
上述的一种出水管的万向转动护套机构,所述第一夹持口和第二夹持口的口径大于环形夹持口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水管安装时,水管的端部伸入到阀体的插入口内,并在水管的外部拼接护套的两个夹持套,水管的第一固定凸缘位于第一夹持口内,第二固定凸缘位于第二夹持口内,护套的环形凸缘位于水管周面的环形夹持口内,然后在两个夹持套的拼接位置将两个夹持套焊接固定,然后进一步将水管伸入到插入口内,水管外侧的护套按压在安装口内并将护套与阀体焊接固定即可完成水管的安装,由于护套夹持在水管的外侧且护套固定,因此水管也径向固定,水管可以周向任意转动,水管转动时,第一固定凸缘相对于第一夹持口转动,第二固定凸缘相对于第二夹持口转动,环形凸缘相对于环形夹持口转动,通过环形凸缘和环形夹持口的配合不仅提高了水管的连接强度也可以保证水管不会轴向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管的端部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梵帝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梵帝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6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