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取出废料的压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6422.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0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5/02;B21D45/06 |
代理公司: | 50232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晨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 上模 吸盘 导向柱 卸料 水平横截面 连接关节 固定杆 卸料块 电磁铁 半自动化 工作机制 工作效率 排除设备 水平平面 旋转平面 压制模具 永久磁铁 操作工 故障率 导电 模芯 模具 取出 交付 制作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取出废料的压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卸料吸盘;下模的模芯中部还设置有卸料块;上模和下模的水平横截面均为矩形;上模和下模由四根导向柱相连接;四根导向柱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水平横截面的四角;卸料吸盘由一个连接关节固定在固定杆上,固定杆设置在两根导向柱的中间;连接关节设置有90°的旋转角度,且其旋转平面为水平平面;同时,卸料块由永久磁铁制作而成,卸料吸盘为导电后具有磁性的电磁铁。其显著效果为:实现了通过半自动化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将危险性的工作交付给设备进行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操作工介入技术性操作,尽可能排除设备故障率。大大提高了模具工作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生产的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取出废料的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工业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集约化、流水化作业的产业链,一台完整的汽车可由多个零配件装配而成。因此,零配件的生产制作,逐渐成为汽车生产制造的重点。
在汽车配件的生产过程中,模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地,汽车模具中的大多数为冲压成型的压制模具,因此如何提高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保障其生产安全,是提高整个汽车生产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的重要议题。
当前模具的工作模式主要为操作人员手工实现原材料板材的放入和成品、废料的取出,本身的操作难度不高。但是,由于模具的制作过程为单一动作的重复实现,而长期单调不变的操作动作极易让操作人员因为疲倦而疏忽大意,从而进一步产生操作失误。因此,模具操作车间内总会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有时甚至于会产生人员伤亡。
如何通过自动化的机器操作,代替人工实现枯燥无味的技术动作,是提高使用模具生产产品的安全性的最有效方法。现有技术中,使用模具生产要么是纯手工的放入取出,要么就是流水线的操作,两种技术中,各有优劣。纯手工操作,技术难度低,设备故障率几乎为零,操作简单易懂,设备维护简单易上手,但是作业危险系数高,容易因为操作工疲倦或者疏忽从而导致生命财产损失。流水线操作危险系数低,操作工人没必要做太多重复性工作。但是流水线作业设备维护难度高,故障率高,而且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条生产线便会受到影响。
如何通过半自动化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将危险性的工作交付给设备进行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操作工介入技术性操作,尽可能排除设备故障率,现有技术水平中,并没有一个较为通用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在将危险性的工作交付给设备进行实现的同时通过操作工介入技术性操作,尽可能排除设备故障率,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取出废料的压制模具,其关键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卸料吸盘;所述下模的模芯中部还设置有卸料块;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水平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由四根导向柱相连接;所述四根导向柱设置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水平横截面的四角;所述卸料吸盘由一个连接关节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两根所述导向柱的中间;所述连接关节设置有90°的旋转角度,且其旋转平面为水平平面;同时,所述卸料块由永久磁铁制作而成,所述卸料吸盘为导电后具有磁性的电磁铁。
可选的,所述卸料块的支撑杆为压缩后可自动弹回默认位置的氮气缸,在汽车配件压制完成后,就对废料和成品进行了分离,便于进一步的分类派送。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模的模芯上设置有6个限位点,能够将置于下模模芯上的原材料进行位置限定,保证了在压制过程中材料不会发生位移,造成最终成品的偏差。
可选的,所述限位点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可压缩的橡胶材质的圆柱体。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优选方式,所述限位点为具有一定高度的不可压缩的金属材质的圆柱体,且所述上模模芯与之对应地设置有6个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6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件冲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合轴冲卡口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