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右下摆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5233.4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名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隔绝空腔 螺纹孔 弯臂 密封圈 橡胶堵塞 右下摆臂 润滑油 通孔 直臂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后端位置 螺栓外壁 螺纹孔螺 螺纹 生锈 拆解 棉圈 吸附 旋入 针管 拆卸 注射 相通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右下摆臂,包括弯臂、直臂和螺栓,弯臂上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直臂与螺纹孔螺接,在螺纹孔的前端和后端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的凹槽,在两凹槽内分别设有吸附有润滑油的棉圈和密封圈,螺栓旋入螺纹孔内后,螺栓外壁和两密封圈形成隔绝空腔,在弯臂上还设有与隔绝空腔相通的通孔,通孔用圆柱形的橡胶堵塞,通过针管穿过橡胶堵塞将润滑油注射满隔绝空腔。这样使得螺栓的螺纹不易生锈,车辆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轻易拆卸,方便了维修和拆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上的连接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右下摆臂。
背景技术
右下摆臂安装在底盘悬挂下的连接部件,主要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其结构包括弯臂和直臂,弯臂和直臂主要通过螺栓连接,由于汽车的使用年限都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导致螺栓与弯臂或者直臂的连接会卡死,导致在维修或者报废过程中分解比较困难,其原因是螺栓进过水分和微尘的侵蚀其螺纹面生锈,从而使连接部位的缝隙堵塞,因而使螺栓不能轻松的旋开,提高拆卸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易拆卸的右下摆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右下摆臂,包括弯臂、直臂和螺栓,所述弯臂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的直臂与所述的螺纹孔螺接,在所述螺纹孔的前端和后端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的凹槽,在两所述的凹槽内分别设有吸附有润滑油的棉圈和密封圈,所述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内后,所述螺栓外壁和两所述的密封圈形成隔绝空腔,在所述弯臂上还设有与所述隔绝空腔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用圆柱形的橡胶堵塞,通过针管穿过橡胶堵塞将润滑油注射满所述隔绝空腔。
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靠近外侧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使螺栓穿过直臂与弯臂螺接过程中,螺纹孔内吸附有润滑油的棉圈可将螺栓的外螺纹涂抹润滑油,使得螺栓的安装非常顺畅,同时密封圈可对螺栓的螺纹进行压紧,实现螺栓螺接的更加牢固,螺栓紧固连接后,密封圈之间形成的隔绝空腔注满润滑油,使得螺栓的螺纹不易生锈,车辆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轻易拆卸,方便了维修和拆解。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右下摆臂,包括弯臂1、直臂2和螺栓3,弯臂1上设有螺纹孔11,螺栓3穿过直臂2与螺纹孔11螺接,在螺纹孔11的前端和后端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的凹槽112,在两凹槽112内分别设有吸附有润滑油的棉圈4和密封圈5,螺栓3旋入螺纹孔11内后,螺栓3外壁和两密封圈5形成隔绝空腔6,在弯臂1上还设有与隔绝空腔6相通的通孔8,通孔8用圆柱形的橡胶堵塞7,通过针管穿过橡胶堵塞7将润滑油注射满隔绝空腔6,其中密封圈5位于凹槽112内靠近外侧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螺栓3穿过直臂2与弯臂1螺接过程中,螺纹孔11内吸附有润滑油的棉圈4可将螺栓3的外螺纹涂抹润滑油,使得螺栓3的安装非常顺畅,同时密封圈5可对螺栓3的螺纹进行压紧,实现螺栓3螺接的更加牢固,螺栓3紧固连接后,密封圈5之间形成的隔绝空腔6注满润滑油,使得螺栓3的螺纹不易生锈,车辆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轻易拆卸,方便了维修和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名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名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5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