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加工用新型热切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5168.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7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种建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双信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87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孔 冷却流道 热切模头 外周 冷却回路 塑料加工 内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出料孔道 冷却效果 模头本体 出料段 进料段 冷却液 粒料 冷却 侧面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加工用新型热切模头,模头本体包括环形的内模,所述内模设有若干出料孔组,每一出料孔组皆包括3个出料孔;所有所述出料孔分别贯穿内模的两个侧面;所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料孔皆包括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料孔的外周皆设有冷却流道,所有第一圈出料孔外周的冷却流道连通构成第一冷却回路;所有第二圈出料孔外周的冷却流道连通构成第二冷却回路;所有第三圈出料孔外周的冷却流道连通构成第三冷却回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加工用新型热切模头,采用冷却液或水来冷却热切模头的出料孔道,而又不与物料接触,既达到冷却效果,又保证了粒料的质量,从而使一些无法制成的产品得以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加工用新型热切模头。
背景技术
提供塑料成型加工的物料通常以粒料的型态存在,制造各种的塑料材料首先是造成粒料,制造粒料的方式大致为二种,一种是风冷却热切造粒,另一种是水冷却拉条切粒或水冷却热切造粒。一些因物料粘连无法用风冷却热切造粒方式的就得用水冷却拉条切粒或水冷却热切造粒,而水冷却拉条切粒或水冷却热切造粒的粒料都要与水接触,因而造成这些粒料含水,导致物性变化或使用时需要干燥,例如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材料中的淀粉含有大量的羟基,极易吸水,若与水接触,则势必造成物料中大量带水,致使以后的成型加工无法进行。又如生产用于PP、PS、PU、ABS的吸水剂,由于这种吸水剂的载体要用到PP、PS、PU、ABS等这些极易粘连的材料,无法进行风冷却热切造粒,而用水冷却拉条切粒或水冷却热切造粒,就将使吸水剂在未使用前就吸水,就要使该产品完全失效,因此无法制成这类的吸水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用新型热切模头,采用冷却液或水来冷却热切模头的出料孔道,而又不与物料接触,既达到冷却效果,又保证了粒料的质量,从而使一些无法制成的产品得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用新型热切模头,包括模头本体,所述模头本体包括环形的内模,所述内模设有若干出料孔组,若干所述出料孔组围绕内模的圆心环状均匀分布,每一出料孔组皆包括3个出料孔,3个出料孔等间距设置,且同组所有出料孔皆位于内模模面的同一半径上;将靠近内模圆心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每一所述出料孔组由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出料孔、第二出料孔和第三出料孔,所有所述出料孔组的第一出料孔构成第一圈出料孔,所有所述出料孔组的第二出料孔构成第二圈出料孔,所有所述出料孔组的第三出料孔构成第三圈出料孔;
所有所述出料孔分别贯穿内模的两个模面;
所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料孔皆包括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进料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料段的直径,所述内模的连接出料段的侧面为出料面17,连接进料段的侧面为进料面;
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料孔的外周皆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包括设于进料段外周的冷却流道一段和设于出料段外周的冷却流道二段,所述冷却流道一段的上端与所述冷却流道二段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却流道一段的下端为冷却流道的下端,所述冷却流道二段的上端为冷却流道的上端,同一圈每相邻两冷却流道中的其中之一冷却流道的下端连通另一冷却流道的上端,所有第一圈出料孔外周的冷却流道连通构成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分别连通第一冷却进液管和第一冷却出液管;所有第二圈出料孔外周的冷却流道连通构成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分别连通第二冷却进液管和第二冷却出液管;所有第三圈出料孔外周的冷却流道连通构成第三冷却回路,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分别连通第三冷却进液管和第三冷却出液管。
进一步地说,所述出料孔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冷却流道一段和所述冷却流道二段的截面皆为圆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冷却流道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流道二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说,所述冷却流道通入水或冷却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双信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双信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5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树脂切粒装置
- 下一篇:除VOC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