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料带分切机的自动纠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4175.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昌;李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032 | 分类号: | B65H23/032;B65H3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料带 分切 纠偏气缸 纠偏 纠偏传感器 自动纠偏系统 控制器 分切机 机组 推杆 本实用新型 导带辊 纠偏辊 加工技术领域 机台 宽度一致 信号输出 信号输入 分切辊 铰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料带分切机的自动纠偏系统,属于生料带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切前纠偏机组、分切纠偏机组,切前纠偏机组包括切前机台、生料带纠偏辊、切前纠偏气缸、第一纠偏传感器和第二纠偏传感器,生料带纠偏辊的一端铰接在切前纠偏气缸的第一推杆上,分切纠偏机组包括分切导带辊、分切辊、分切纠偏气缸,分切纠偏气缸的第二推杆与分切导带辊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纠偏传感器和第二纠偏传感器均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切前纠偏气缸和分切纠偏气缸均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生料带分切机的自动纠偏系统,可精准、快速地调整纠偏生料带,且纠偏到位,有效保证分切后的窄生料带宽度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料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料带分切机的自动纠偏系统。
背景技术
生料带是液体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品,用于管件连接处,增强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由于其无毒、无味、优良的密封性、绝缘性、耐腐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天然气、化工、塑料、电子工程等领域。生料带的生产制造常需经过挤压、拉伸、分切、复卷等工序,在分切时常需使用分切机将宽幅生料带分切成窄幅生料带。
生料带在经过多个工序及设备后,传送至分切机时,生料带易发生偏移,在生料带纵向分切的工序中,为了保证分切后的窄生料带宽度一致,需要对生料带在传送过程进行偏移调整,现有的纠偏装置,调整精度低,纠偏不到位,使得分切后的窄生料带宽度相差依然较大,且纠偏调整不及时,还未将生料带纠偏至水平时,生料带已进入分切机构,而在分切时往往不可调整,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生料带分切机的自动纠偏系统,可精准、快速地调整纠偏生料带,且纠偏到位,有效保证分切后的窄生料带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料带分切机的自动纠偏系统,包括控制器、切前纠偏机组、设于所述切前纠偏机组一侧的分切纠偏机组,所述切前纠偏机组包括切前机台、生料带纠偏辊、切前纠偏气缸、分别设于所述生料带纠偏辊两侧的第一纠偏传感器和第二纠偏传感器,所述生料带纠偏辊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切前机台上,所述生料带纠偏辊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切前纠偏气缸的第一推杆上,所述分切纠偏机组包括分切导带辊、连接在所述分切导带辊上方的分切辊、设于所述分切导带辊一侧的分切纠偏气缸,所述分切纠偏气缸的第二推杆与所述分切导带辊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纠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切前纠偏气缸和所述分切纠偏气缸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前纠偏气缸固定在所述切前机台一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推杆的轴线与所述生料带纠偏辊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料带纠偏辊的辊轴一端固定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开设有长条形的铰接滑槽,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固定有U型铰接座,所述铰接板与所述U型铰接座相铰接,所述U型铰接座上的铰接芯轴贯穿所述铰接滑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纠偏传感器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切前机台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切前机台的另一侧壁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位于所述生料带纠偏辊和所述分切导带辊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切纠偏机组还包括左机座、设于所述左机座一侧的右机座,所述分切导带辊、所述分切辊均位于所述左机座和所述右机座之间,所述分切导带辊的辊轴一端与所述左机座侧壁上的第一左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分切导带辊的辊轴另一端与所述右机座侧壁上的第一右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分切纠偏气缸固定在所述右机座的外部侧壁上,所述第二推杆与贯穿所述第一右通孔的所述分切导带辊的辊轴一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4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分条导向附加装置
- 下一篇:皮革纠偏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