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3315.5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苏聪;虞成城;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118;B29C64/379;B29C71/02;B29C48/05;B33Y10/00;B33Y40/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44275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任芹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芯 液晶聚合物薄膜 喷嘴 可转动设置 中心轴 机械性能 塑化 本实用新型 成型压力 重合 混炼 取向 熔体 成型 三维 打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喷嘴,包括外壳,还包括内芯,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芯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内芯相对于所述外壳可转动设置。喷嘴的内芯相对于外壳可转动设置,在对熔体进行混炼塑化的同时,可以提高成型压力,很好地实现原材料从零维到三维的转变;用所述喷嘴成型液晶聚合物薄膜时,可显著改善液晶聚合物薄膜在2D平面上的取向问题,使得到的液晶聚合物薄膜在各方向上的机械性能相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喷嘴。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热致型的液晶聚合物(LCP)较聚酰亚胺(PI)材料具有更好的高频性能,介电损耗更低,良好尺寸稳定性和低的吸水率(小于0.4%)等优势,但其薄膜或板材制作非常困难。
液晶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其液晶分子受剪切力的作用容易取向。在平面型的薄膜或板材中,液晶分子取向会造成明显的各向异性,因此,在LCP薄膜成型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液晶分子取向。
有国外文献报道有多种方法改变LCP分子取向性的方法,如在模头内部增加静态混合装置,通过多层共挤的方式使聚合物分子以特定的角度进行交织在一起。
传统的减材制造技术一般采用切割、磨削、腐蚀和熔融等方法,以得到特定形状的制品,再通过后期的模压等方法进行加工,其制作周期较长,工序复杂,产品废率高,成本高。在此背景下,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在成型复杂结构、简化工艺过程和提高产品良率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喷嘴,可以显著改善液晶聚合物薄膜的取向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打印喷嘴,包括外壳,还包括内芯,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芯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内芯相对于所述外壳可转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线。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线与所述内芯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气凝胶陶瓷复合材料,所述隔热层的导热系数为0.018~0.025W/(m·K)。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内芯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1~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喷嘴的内芯相对于外壳可转动设置,在对熔体进行混炼塑化的同时,可以提高成型压力,很好地实现原材料从零维到三维的转变;用所述喷嘴成型液晶聚合物薄膜时,可显著改善液晶聚合物薄膜在2D平面上的取向问题,使得到的液晶聚合物薄膜在各方向上的机械性能相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3D打印喷嘴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外壳;2、内芯;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喷嘴的内芯相对于外壳可转动设置,在对熔体进行混炼塑化的同时,可以提高成型压力,很好地实现原材料从零维到三维的转变。
请参照图1,一种3D打印喷嘴,包括外壳1,还包括内芯2,所述内芯2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内芯2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壳1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内芯2相对于所述外壳1可转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3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建筑的喷头阵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