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防堵塞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1533.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谭昭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管 吸引物 管身 组织器官 防堵塞 安全型 本实用新型 引流 圆滑 操作效率 负压作用 手术操作 边缘处 大空间 防护部 负压源 抽吸 刮伤 吸入 成功率 尖锐 伤害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型防堵塞吸引管,吸引管包括管身,管身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的直径小于后端的直径;在管身的前端具有吸引物入口,管身的后端具有吸引物出口;吸引物入口的边缘处设置有防护部。吸引管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大直径的后端接入负压源,小直径的前端便于更为深入地对组织器官进行抽吸和引流操作,在持续的负压作用下,从前端吸引物入口被吸入的物质一直有一个向具有更大空间的吸引管后端转移的倾向和趋势,实现吸引管的防堵塞效果。吸引管的前端具有圆滑的头部,没有尖锐的部件与组织器官相接触,不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意外的刮伤等伤害,有效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的操作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吸引管,又称之为引流管,其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操作器械,吸引管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外接负压的吸力将病患体内或者组织内部的病变部分抽吸出来,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伸入到患者的身体或者某个器官的内部。由于要伸入到患者身体内部使用,那么吸引管的尺寸就不能做的很大,特别是在对一些重要的组织器官进行手术时,比如脑部组织,就只能采用极为细小的吸引管,大尺寸的吸引管有可能会对这些器官组织产生损伤。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存在技术缺陷,首先,由于吸引管需要控制尺寸,就会限制吸引管内部的空腔尺寸,而这个狭小的空腔尺寸显然不利于对病变组织的抽吸,而且很容易被堵塞,一旦发生堵塞,也很难及时地清理干净,只能更换新的吸引管,这就会对手术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为了将吸引管的尺寸做小,吸引管的头端就会像针尖一般的锋利,如此锋利的尖端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一些比较脆弱的组织,比如脑组织以及神经组织等,产生意外的刮伤等意外伤害,而对于这一类组织,一旦产生了伤害,将是不可逆转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风险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防止堵塞又具有足够安全性的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又称之为引流管,其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操作器械,吸引管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外接负压的吸力将病患体内或者组织内部的病变部分抽吸出来,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伸入到患者的身体或者某个器官的内部。由于要伸入到患者身体内部使用,那么吸引管的尺寸就不能做的很大,特别是在对一些重要的组织器官进行手术时,比如脑部组织,就只能采用极为细小的吸引管,大尺寸的吸引管有可能会对这些器官组织产生损伤。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存在技术缺陷,首先,由于吸引管需要控制尺寸,就会限制吸引管内部的空腔尺寸,而这个狭小的空腔尺寸显然不利于对病变组织的抽吸,而且很容易被堵塞,一旦发生堵塞,也很难及时地清理干净,只能更换新的吸引管,这就会对手术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为了将吸引管的尺寸做小,吸引管的头端就会像针尖一般的锋利,如此锋利的尖端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一些比较脆弱的组织,比如脑组织以及神经组织等,产生意外的刮伤等意外伤害,而对于这一类组织,一旦产生了伤害,将是不可逆转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风险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防止堵塞又具有足够安全性的吸引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型防堵塞吸引管,能够有效解决负压吸引作用下液体、固体成分引流输送到他处时的吸引管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吸引管可用于负压吸引作用下对多种组织器官的引流、抽吸等操作,均具有防堵塞效果,同时在将缩小吸引管尺寸的同时还不会对组织器官早点意外损失,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1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